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女孩玩父母手機,1小時被騙12000元!
2022-04-03 11:51:36 來源:東北網-極光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4月1日下午,寶泉嶺居民張先生帶著女兒來到墾區公安局寶泉嶺分局寶泉嶺派出所求助,稱其女兒在某網絡平臺下載了一款游戲,一名在游戲中結識的『好友』打著教女孩領取免費皮膚的幌子,誘騙女兒拿著張先生的手機通過支付寶掃碼付款的形式轉賬一萬兩千餘元。

  民警孫慶超了解完具體情況後,接過張先生的手機以張先生的身份與對方展開周旋。民警先是向對方發送了派出所的照片,告知對方現已報警並且會向支付寶官方投訴凍結其支付寶賬號。

  立案後,警方也將凍結其銀行卡,並追究其刑事責任。經過近一個小時的交涉,民警利用嫌疑人做賊心虛的懼怕心理,不斷向對方施加壓力,終於將被騙欠款全部追回。在派出所值班大廳,民警告別父女倆,並勸說張先生要吸取教訓加強防范,耐心說服教育女兒,避免再次上當受騙。

  騙子們在短視頻平臺上廣撒網,一旦有魚兒上鉤,就會『循循善誘』騙光他們的零花錢,甚至將父母的血汗錢也『一網打盡』!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細細了解。

  免費送手機 13歲女孩被騙5600多元

  平時在刷短視頻的過程中,你是否也刷到過截圖送手機的視頻,並不屑一顧地劃走。

  大人都懂『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可小孩子卻未必懂。

  13歲的小涵(化名)就中了這個套路。小涵通過視頻下方的QQ群,進入群聊。

  隨後自稱客服的人主動添加小涵,表示只需支付38元運費就可以拿到手機,小涵立刻掃了碼。

  但對方卻並沒有發貨,反而繼續索要168元的手機激活費,之後還有包裝費、運費險、收貨退款審核金……種類繁多,金額也是一筆比一筆大,從38元到1800餘元,小涵累積轉給對方5600餘元,最後,手機沒收到,對方也再沒回復過小涵。

  免費領取游戲禮包 10歲男孩被騙2萬元

  除了利用手機做『誘餌』,騙子們還會利用未成年人對游戲的喜愛,以『游戲禮包』吸引他們掉入『魔爪』。

誘人廣告吸引受害者

  10歲的小豪(化名)平時刷抖音最喜歡看的就是游戲相關內容,有一天他刷到了免費領某熱門游戲福利的視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添加了對方的QQ。

  這時對方以小豪是未成年人,領取福利需要監護人的手機微信為由,指揮小豪拿來了媽媽的手機,再以要掃碼驗證為由讓小豪多次掃描他發過來的二維碼。

  最後一步,騙子跟小豪說,領取碼要與微信支付密碼相同,小豪信以為真,便將支付密碼發了過去。至此,整套騙局已經完成。

  事實上,在小豪第一次掃描騙子發送過來的二維碼之後,騙子便在電腦端登錄了該微信,隨後修改了小豪媽媽的支付密碼,微信賬戶中的2萬多元也被一分不剩地轉到了騙子的賬戶中。

  溫馨提示

  致學生——

  1.謹慎添加陌生人為好友,謹慎加入陌生群組。

  2.不要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或是點擊未知鏈接。

  3.不要隨意向他人透露自己與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住址、手機號碼、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驗證碼,以及任何密碼等。

  4.不要輕信網上不正規的兼職,特別是酬勞比正常市場高出許多的兼職,所有要求交定金的工作要三思而後行。

  5.不要輕信所謂的『官方』,所有公安機關、司法機關、執法部門絕不會通過電話辦案,更不會要求轉賬。

  6.接到可疑電話或信息可撥打96110諮詢,如遇詐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

  致家長——

  1.保管好自己的手機、銀行卡等物品,不要讓孩子知道支付密碼,以免其受騙後進行大額轉賬匯款。

  2.控制孩子的壓歲錢或者零花錢的隨意支出,建議幫孩子存定期或者限定流水金額。

  3.經常對孩子上網課使用的電腦、iPad、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檢查,查看社交及銀行賬戶的支付款項。

  4.給孩子的微信設置轉賬24小時到賬,如若不幸被騙,有充足時間止付。

(墾區公安局寶泉嶺分局)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