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4日訊 小社區、大社會,小網格、大擔當。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做好、用活社區『網格化』,紮實辦好一件件民生『關鍵小事』,把社會服務管理各項工作落實到基層,用『小網格』書寫為民『大情懷』。
現如今,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很多大事小情,這裡所說的足不出戶並不是誇張,而是受益於社區網格化管理。社區被細化成一個個網格,有什麼事只需要在網格群裡一說,就可以得到解決。

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走訪居民

環衛工人清理綠化帶裡的垃圾

社區工作人員清理小廣告

社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居民辦理業務
網格群裡嘮家常
在齊齊哈爾市建華區卜奎街道鑫海社區,記者看到轄區內的所有居民都被細化成了22個大網格。那麼這些網格服務到底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便捷呢?
鑫海社區書記羅麗正帶領工作人員要去現場處理一個高空拋物事件。在羅麗手機的一個網格群裡,記者看到有居民反映,市第一醫院家屬樓小區有人從樓上往下扔垃圾,於是記者跟隨羅麗來到現場。在臨街的綠化帶裡堆滿了樓上扔下的各種生活垃圾,一些食物殘渣掛在樹上,地面上已經堆了厚厚的一層。看了現場的情況後,羅麗帶著社區工作人員對二樓以上的居民家逐層敲門入戶,對他們進行法制教育宣傳,告知住戶這種行為是違法的,高空拋物已經立法。居民不但要做到愛護環境,還要遵守公民道德,在做好法制宣傳的同時,羅麗表示,下一步將采取措施,對這個現象進行進一步治理。
通過居民微信群,羅麗和網格長可以及時發現居民的訴求,調動各種力量來到百姓身邊,把糾紛『吸附』在基層,讓矛盾化解於群眾家門口。
鑫海社區黨委書記羅麗說:『我們通過網格服務平臺,黨建加服務加治理這樣的一個模式,把每一個社區每個樓劃成微網格。現在我們社區管轄的是75棟樓,每天網格長和我在這些微網格中發現居民提出的問題,然後由我們工作人員與具體的部門溝通。按照街道黨工委開展的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工作部署,最大限度推動黨的組織工作進網格、進樓、進戶,實現民生服務的需求,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的無縫對接。』
家門口的政務中心
社區網格化管理如何纔能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是對每一名社區工作人員的考驗。齊齊哈爾市鐵鋒公安分局光榮路派出所民警魏宏達給記者講述了不久前發生在鐵鋒區先進社區的一件事,真正體現了社區工作人員高度負責的精神。他說:『前一段時間我們通過警網融合系統,將一名走失的老人送回家。當時天氣異常寒冷,社區工作人員在網格群裡發現一名居民發了一張老人的照片,居民在群裡說,這名老人好像找不到家了。看到這條信息後,工作人員馬上聯系我們,通過巡邏找到這位老人。老人說他是外地人來這兒尋找他多年沒有聯系的妹妹,經過仔細詢問,最終聯系上了老人的兒子,通過救助站送回了吉林省長春市。這只是我們平時裡的一個案例,警網融合對於我們的工作來說影響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這裡能夠將鄰裡的矛盾化解在基層,同時還能在我們辦案的過程中提供一些線索,而且也能夠加強我們基層的治安治理工作。』
這只是齊齊哈爾市鐵鋒區網格化管理傾心服務的一個縮影,通過社區網格管理,鐵鋒區各街道已逐步建立起一張維護穩定的『防護網』、加強綜合治理的『管控網』、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連心網』。
齊齊哈爾市鐵鋒區光榮街道先進社區主任劉鑫說:『現在我們利用網格發布一些通知信息,快速及時。以前登門入戶,有時還找不到人,現在居民基本上都用智能手機,家裡有老人的,兒女也在網格群裡,通過網格群更能及時、准確地知道一些信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小事不出格,大事網上辦」。』
居民辦事快捷方便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還通過對政務服務體系的全面延伸,使社區成為『兩下沈、兩代辦』的重要載體,實現了居民辦事最多跑一趟,解決了居民辦事『最後一公裡』的問題。鐵鋒區光榮街道黨工委書記閆武學說:『我們區設立了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包括咱們區政務服務中心、街道政務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和網格服務站。進入社區街道服務中心的事項有450件,自有事項44項,居民群眾辦事在社區服務中心就可以和政務中心連接,社區服務中心解決之前要跑到政務中心辦理的事項,解決了為群眾服務的問題,提昇了辦事效率。一網通辦,如果是社區和街道能辦理的自有事項,到街道服務中心和社區服務中心就可以辦理。如果是需要上級審批的事項,在街道和社區服務中心進行錄入,通過後臺由區政務服務中心審批就可以。解決了群眾跑路的問題,讓群眾就近辦、馬上辦。』
需求在網格發現、信息在網格收集、隱患在網格排查、服務在網格開展、問題在網格解決,讓網格這個最小治理單元在『民呼我應』中發揮最大功效。實際上,社區工作看似繁瑣雜亂,卻是可以貼近百姓心裡的重要一環。每件雞毛蒜皮、家長裡短的日常小事,也最能折射出滿足民需民求,做好服務百姓『最後一公裡』的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