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壓艙石』地位更加穩固
2022-04-24 14:31:4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天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24日訊 記者從23日召開的『喜迎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以來的五年,全省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現代農業走在全國前列,為穩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發布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龐海濤介紹,五年來,我省切實扛牢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毫不動搖地抓好糧食生產,『壓艙石』地位更加穩固。全省糧食總產量連續十二年位居全國第一,近四年均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2021年達到1573.5億斤,創歷史新高,糧食總產佔全國九分之一,全國每九碗米飯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五年累計生產肉蛋奶4242萬噸,2021年生豬生產創歷史最好水平,出欄生豬2228萬頭;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8816萬畝,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

  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2021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9%,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8%,分別比2016年提高3.5個百分點和2.1個百分點。切實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累計建設高標准農田9141萬畝,黑土耕地保護『龍江模式』『三江模式』在全國推廣。

  到2021年底,全省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750家,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3.5%,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389.6億元。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明顯提昇,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18.8%,省級美麗宜居村莊達到308個,龍江民居省級試點村達到38個。到2021年底,全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15.67萬個,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47億畝,比2016年增加7701萬畝;全程托管服務面積達到2042萬畝。2021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7888元,比2016年增長51.18%。

  發布會上,龐海濤介紹,我省年初就把糧食生產和擴種大豆目標任務逐級分解落實,確保糧食種植面積達到2.185億畝、總產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確定了確保擴種大豆1000萬畝以上、產量增加26億斤以上的目標。下一步,我省將重點從優良品種、耕地保護、先進科技、規模經營、政策支橕五個方面挖掘潛力。

  年初,我省發布了相關指導意見,引導種植戶科學選種用種,重點推廣畝產1000斤以上的高淀粉加工專用型玉米;畝產350斤以上的高產、高油、高蛋白食用大豆;適口性好的優質抗逆水稻,做到量質齊昇。

  年內全省要新建高標准農田1100萬畝,並全部用來種糧食,創建33個省級黑土高標准農田示范區。

  今年,我省印發了農作物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匯編,發布主推技術62項,出臺了玉米、大豆大壟密植示范縣創建和大豆、水稻應用微生物菌劑等新產品示范推廣的扶持政策。組建了省市縣三級農業專家指導組,形成鏈式推廣服務模式。在線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培養高素質農民2萬人。實現農機裝備轉型昇級。

  黑龍江耕地平坦、集中連片,具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優勢條件。我省持續放大這一優勢,挖掘增產潛力。今年,全省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服務面積可達到3000萬畝。

  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要讓農民種糧不吃虧、有錢賺、多得利。為此,農業部門和財政部門一道,不折不扣地落實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生產者補貼、耕地輪作試點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農機購置補貼、保護性耕作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全面加大對糧食和大豆擴種的支持力度。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