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6日訊 記者從26日召開的『喜迎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主題新聞發布會『基礎設施建設專場』上獲悉,截至2021年底,全省綜合交通網絡總裡程達到18.5萬公裡,實現了由『瓶頸制約』向『總體適應』的跨越。
發布會上,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周貴纔介紹,我省快速交通網加速成型,哈牡客專、牡佳客專、哈佳快速鐵路開通運營,全省高速鐵路裡程達到1374公裡,基本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一小時、兩小時』交通圈,東部地區高鐵成網閉環,已有8個地級市通高鐵。高速公路網絡不斷完善,首條八車道京哈高速交工通車,吉黑、哈肇、綏大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全省高速公路達到4520公裡,連通12個市(地)和38個縣(市),全面暢通龍江南聯大通道,打通與吉林、內蒙古6個省際出口,連通綏芬河、同江、黑河等國家一類口岸。航空樞紐能級加快提昇,建成哈爾濱機場T2航站樓和建三江、五大連池、綏芬河機場,改造完成伊春、大慶機場,雞西、佳木斯、齊齊哈爾機場改擴建工程加快推進,哈爾濱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全面開工,民用航空運輸機場100公裡范圍覆蓋全省80%以上的縣級行政中心。
乾線交通網逐步完善。開通濱洲線、哈牡線等4條電氣化鐵路和齊富增二線、牡綏線改造等項目,啟動龍鎮至黑河鐵路提速改造項目。普通國省乾線公路結構更趨優化,總裡程達到2.3萬公裡。航道疏浚整治昇級持續開展,油氣乾線管道初具規模,支線管網起步發展。
通用機場規模全國領先,頒證通用機場88個,位列全國第一。嫩江墨爾根通用機場正式通航,是全國首家實現與樞紐機場對接的通用機場。大興安嶺和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區域網絡列入國家首批通用航空短途運輸網絡示范工程。
客貨運樞紐加快建設。客運場站體系逐步完善,全省共擁有9個綜合客運樞紐,覆蓋哈爾濱、齊齊哈爾等6個城市,新增建成16個市(地)級客運站以及71個縣(市)級客運站。貨運樞紐建設成效顯著,新增建成哈爾濱傳化公路港、鶴崗國際綜合貨運樞紐等8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以及8個縣級貨運站、182個農村綜合服務站(物流點)。哈爾濱、佳木斯、大慶、黑河、牡丹江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港口現代化水平和通過能力進一步提高,全省共有港口碼頭泊位154個,年貨物綜合通過能力1450萬噸、旅客通過能力670萬人。
周貴纔介紹,在打通跨境通道方面,中俄黑河公路大橋具備通車條件,同江鐵路大橋鋪軌貫通,黑河跨江索道加快建設,中俄草簽東寧界河橋建橋協定,建設成就被納入《中國可持續交通發展報告》。在暢通後方通道方面,實施龍鎮至黑河鐵路改造,建設嘉蔭至湯旺河等公路通道,推進綏芬河機場新建、漠河機場改擴建和呼瑪通用機場建設,實現與經濟腹地快速連通。在便捷沿邊通道方面,加快『醉美龍江331邊防路』建設,有序提昇黑龍江等界河航道通航能力。同時,提昇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與俄相鄰4個邊區(州)開通定期國際道路客運線路16條、水路客運航線7條;啟動哈爾濱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五年來,我省貧困地區已基本形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據周貴纔介紹,我省交通部門集中力量推進全省22個國貧縣、6個省貧縣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工普通國省道1900公裡、農村公路1.8萬公裡,新增1530個撤並建制村通硬化路,全面完成全省具備條件的891個鄉鎮、8974個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車的兜底目標。
我省『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效明顯,新交工農村公路2.3萬公裡。成功創建海倫、尚志、密山等10個國家級,同江市、勃利縣、賓縣等20個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實施了1萬公裡的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鄉鎮出口路等路網改善工程,高效支橕農村產業發展;實施了農村公路養護提檔昇級,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開創了『農村班線+電商物流+交郵合作』型模式,全省農村鄉鎮物流節點覆蓋率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