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一個農科院,五位黨代表
2022-05-01 09:34: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周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以上圖為劉娣代表、聶守軍代表、王延鋒代表、王宇先代表、黃曉群代表。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出席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代表中,有5位來自同一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他們是研究東北民豬的劉娣代表,研究水稻育種的聶守軍代表和黃曉群代表,來自牡丹江分院的王延鋒代表是食用菌領域的專家,而來自齊齊哈爾分院的王宇先代表則致力於保護利用黑土地。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娣說:『農業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生態發展階段,科技創新是重要引擎。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省農科院無論是在水稻等大品種上,還是在強化「半壁江山」的畜牧養殖業上,以及助推「結構調整」的經濟作物上都碩果累累,並創造了多項第一。』

  據了解,省農科院在水稻、大豆、馬鈴薯、春小麥等品種創新領域,一直保持國內領先水平。累計審定推廣作物新品種282個、約佔全省40%,品種應用面積每年均穩定在1億畝以上,約佔全省種植面積的60%。水稻、大豆、馬鈴薯全國排名第一的大品種長期由省農科院佔據,2019年全國常規稻種植面積前十位品種省農科院有4個品種入列,大豆種植面積前十位品種省農科院獨佔8席;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73項,其中獲得省部級一等獎8項;龍粳系列水稻品種入選『十三五』期間全國十大農業科技標志性成果,是全國省級農科院系統唯一獲此殊榮單位;綏粳18選育人聶守軍以第三名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農業領域唯一的國家一等獎。

  在畜牧養殖業上,2017年省農科院首次解析了民豬抗寒分子機制,培育的『巴民優快組合』受到市場歡迎,同年培育出黑龍江省首例體外受精(試管)綿羊。2020年國內首次研發出荷斯坦閹牛16月齡生產大理石紋牛肉直線育肥技術。

  『此次我們5位專家當選黨代表,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劉娣代表表示,省農科院將堅定不移推進以建設「四個農業」為內核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一要做好現代種業提昇工程、大豆產能提昇工作,將自育品種省內應用面積穩定在60%以上,保持住粳稻、大豆等優勢,力爭在玉米育種中有新突破,並加大對雜糧雜豆、經濟作物、牧草果蔬、食用菌、北藥麻類、畜禽等育種的投入力度;二要繼續發揮省農科院在黑土保護利用領域的平臺優勢、技術積累和創新資源優勢,為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提供技術支持;三要攻克農業「卡脖子」技術,在種質資源創新、畜禽品種保育、農機裝備制造、綠色生產技術、農業大數據和遙感信息技術等領域的關鍵技術上加強攻關,對黑龍江省農業實現穩產保供提供全產業鏈技術支持和保障。』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