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5月2日訊 『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實施民生振興計劃,解決好重點領域民生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振興發展成果。』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的民生藍圖提振信心,鼓舞人心,成為黨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 兜牢幸福安康底線
社會保障是民生所依,不僅反映了民生福利的持續改善,也映射了經濟社會的巨大進步。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的『織牢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兜牢底線』讓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省民政廳廳長董濮深有感觸。
董濮代表認為,抓好落實:一是堅決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實現對低收入人口常態監測、快速預警、及時救助幫扶;二是全面提昇養老服務水平。加快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高質量完成『十四五』102項重點工程中民政部門牽頭的9項任務,特別是特困人員供養設施護理能力提昇、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三項養老重點任務;三是積極探索『數字化+網格化』基層治理模式。推動『十四五』社區服務體系規劃實施,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助力『互聯網+政務服務』向村(社區)延伸,推動社區治理場景化、數字化;四是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和社會工作。實施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蒲公英』計劃,推動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會資源及社區自治組織『五社聯動』,動員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為群眾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服務。
推動高質量就業 提高收入水平
『新時代賦予我們厚植民生沃土、助力共同富裕的光榮使命,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更穩定的就業、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優質的人纔資源、更便捷的公共服務為切入點,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目標。』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沙廣華說。
沙廣華代表表示,黨代會報告吹響了啟程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號角。人社部門作為重要的民生部門,要立足夯實共同富裕的民生基礎,著力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市場主體穩定和擴大就業,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確保全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勞動者穩定就業,推動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扶持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沙廣華代表說,要立足築牢共同富裕的兜底保障,著力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統籌資金調度,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提高社保基金統籌層次,做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等重大改革的銜接工作。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推進解決基本養老保險『一支獨大』問題。要立足提昇共同富裕的獲得感,著力提高職工工資收入水平。健全最低工資標准調整評估機制,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准,推動低收入勞動者工資合理增長。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大力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推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健全高校、公立醫院、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薪酬制度,推動提昇事業單位職工收入水平。同時,要立足強化共同富裕的人纔支橕,著力加大留纔引纔力度。要立足增進共同富裕的和諧因素,著力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系,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增進民生福祉 邁出堅實步伐
黨代會報告中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以有質量有效益的經濟發展促進民生改善,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些年,我省在交通、醫療、教育、住建等民生領域不斷發力,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高。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孫宇說,服務民生、解決群眾出行問題,始終是全省交通運輸部門工作的重點。截至2021年底,我省農村公路總裡程12.32萬公裡,創建了20個『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其中國家級示范縣7個,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
孫宇代表說,下一步,要立足適度超前、支橕有力、人民滿意的目標,在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上持續發力。打好公路質量提昇行動收官戰,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基本建成廣覆深達的基礎網,實施農村公路建設2.7萬公裡,鄉鎮通三級路率達到95%以上;在行政村100%硬化路的基礎上,較大自然村(組)通硬化路率達到85%以上。深入推進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推動城鄉物流配送行動,繼續推動『交郵合作』、『互聯網+物流』等農村物流創新跨業融合發展模式,建立『一點多能』的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體系。著力提昇城鄉一體化出行服務,落實『出行即服務』理念,大力發展城際公交和城鄉公交,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安全、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有質量的交通運輸服務,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