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6日訊 遜克縣寶山鄉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本地瑪瑙、綠色農副產品資源產業比較優勢,與電商聯姻,打造商產融合發展模式,帶動全鄉農業農村經濟火起來。經過積極有效發展,寶山村馬鈴薯、叢山村溜達雞等產品實現帶動群眾增收,初步形成了『綠產』+『電商』發展新格局,2021年全鄉電商產業年交易額達到3000萬元。
賦能特色產品,激發農村活力
寶山鄉持續強化全鄉瑪瑙產業發展規劃,建成了以寶山村為中心,瑪瑙博物館、瑪瑙大集、瑪瑙加工廠、瑪瑙商鋪、電商直播間等特色商業的『瑪瑙一條街』,新增瑪瑙市場、農林山特市場、生產加工市場、住宿餐飲等各類商鋪近30家。通過積極發展電商產業,電商物流體系日益完善,多家物流服務網點已輻射到村,商品當日下單、當日發出,不斷刷新電商購物體驗。依托『瑪瑙之源』地緣優勢,創造商機和就業崗位,青年返鄉創業人數逐年提昇。寶山鄉已成為遜克縣東南部山區中心鄉鎮,商貿流通網絡日趨健全,全鄉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愈發強勁。
開展電商培訓,助推電子商務發展
寶山鄉堅持把電商培訓作為電商發展的首要任務,積極爭取縣電商發展中心支持幫助,委派專家和優秀從業人員為寶山鄉黨員乾部、瑪瑙從業人員、農民和貧困戶等開展專業培訓,通過手把手教、面對面學,教授農民運用抖音、快手、微信等直播軟件,培訓學員1100餘人次,湧現出李雪、榮蒙、郭智榮等一批單日直播帶貨超5萬元的直播能手。2021年,寶山鄉重點打造『素人主播』,為電商從業者設立專業直播間,配備專業設備,通過展示農鄉人的日常起居和生活習慣,多角度宣傳農特產品,開展直播宣傳,四葉參收購價格由往年的5元/公斤增長至11元/公斤。推動『自采自銷型』銷售向『供應型』銷售轉變,帶動260餘戶農民共增收45萬元。疫情期間,電商日均交易額超5萬元,累計幫助62戶脫貧戶銷售滯銷瑪瑙原石、農副山特產品價值7萬元,戶均增收1100餘元。
強化項目引領,推動鄉村振興
寶山鄉打造『有價值、有品質、有效益』的『寶山跑步雞』項目,純生態放養,從落地到出欄全程佩戴智能科技計步腳環,每只『跑步雞』養殖6至7個月,跑滿100萬步後對外銷售,銷售價格增值20%。以叢山村為例,2021年參與該項目20戶脫貧戶,共銷售『跑步雞』420只,戶均增收2000元。探索『電商+扶貧工廠+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爭取扶貧資金577萬元,啟動寶山鄉馬鈴薯加工廠建設項目,成立了綠之嶺馬鈴薯專業合作社,通過農戶土地入股合作社掙租金、合作社或工廠務工掙薪金、年末分紅掙股金,實現同種同銷『一地三金』,房前屋後『方寸地』變成『致富園』,與52戶脫貧戶簽訂馬鈴薯種植收購合同,帶動脫貧戶種植馬鈴薯550畝,加工成粉條產品後與郵樂網合作,統一銷售。自2020年9月投產,粉條累計銷量達150萬元,帶動脫貧戶增收30萬元,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