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0日訊 遜克縣瞄准『黨建+人纔』這個發力點,強化黨建政治引領,激發人纔創新創業活力,以打造『邊陲電商產業示范縣』為抓手,通過完善『三項機制』,建設『三個平臺』,實施『三大工程』,將遜克建設成為立足本地優勢產業、聯動跨境口岸城市、帶動周邊區域的電商產業發展高地。2020年,全縣電商企業48家,電商從業人員5000餘人,電商交易額實現4.3億元,成功獲批新一輪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三項機制』保駕電商產業打牢『基礎樁』
為推進電商產業迅速、高質發展,遜克縣積極健全組織領導機制,不斷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創新建立專項人纔引進機制。
為著力推動電商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該縣將2018年確定為電子商務發展年,編制了電商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連續三年將電商產業列為縣委年度15項重點工作之一。設立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制定出臺加快培育電子商務發展優惠政策,為全縣電商經營主體提供『免費電商培訓、免費技術服務、免費宣傳展示、免收水電網費,助業貸款支持、創業獎金支持、銷售獎勵支持、品牌建設支持』的『四免四支持』優惠扶持政策。入園電商最高可享受10萬元兩年免息貸款優惠,企業進行線上推廣產生的費用,由縣財政按10%比例補貼,並按照銷售額度進行獎勵;與快遞公司協商合作,大幅降低入園企業的物流成本。2018年從浙江義烏引進兩名有多年電商經營管理經驗的專業人纔,以正式編制落戶遜克,作為電商產業園的經營管理技術負責人。同時,招聘培訓講師、運營助理、美工等電商專業技術人纔12人,為全縣電商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人纔基礎和智力支持。
『三個平臺』驅動電商產業駛入『快車道』
遜克縣切實抓好縣域內『孵化』平臺建設,以建設『全市典型示范園』為目標,先後投入資金1776.6萬元,建成了面積2600平方米的遜克縣電子商務產業園,集創業培訓、電商孵化、運營服務、產品展銷、物流倉儲和辦公服務六大功能為一體,將優勢農產品作為主打品牌集中入駐園區統一規劃管理,目前,入駐企業37家,主營農林山特產品、北紅瑪瑙、民俗工藝品以及俄羅斯商品等1000餘種商品。
抓好縣域內『網絡』平臺建設。積極推動北緯49度網上商城轉型昇級,經營產品由原來的3大類35個品種增加到8大類819個品種。統一印制企業宣傳冊、包裝紙箱,提供給入駐電商產業園區的企業免費使用,既降低了企業成本,又對遜克區位、資源等優勢進行了有效宣傳。
抓好縣域外『實體』平臺建設。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建成農產品展示中心,在哈爾濱建成遜克農特產品綜合館,集中展示推介遜克特色農產品,采取『訂單式』銷售方式,著力打造產品營銷『前沿陣地』。
『三大工程』蓄足電商產業發展『新動能』
遜克縣連續三年實施全民電商人纔培養工程。確立了『培養十名領軍人纔、引領百個支部、培訓千名黨員、帶動萬名群眾』的工作目標,采取分類施教、自主選學方式,開展電商店鋪運營、電商直播等課程,培養電商從業者4000餘人。
實施黨員電商骨乾示范工程。在機關黨員乾部中,開展視頻直播帶貨活動,縣領導帶頭走入網絡視頻直播間,推介遜克瑪瑙產品,全縣機關黨員乾部廣泛利用抖音、快手等媒介開展宣傳推廣活動,不斷擴大遜克特色產品知名度。在農村黨員中,積極開展『黨員示范帶動、電商精准扶貧』活動,全縣共組織發動700餘名黨員聚集在電商產業鏈上,遜克縣寶山鄉青嶺村黨員李廣義通過快手、微信等電商平臺,網上銷售瑪瑙原石、瑪瑙制品等產品,與3戶貧困戶達成助銷協議,2019年交易額達150餘萬元,實現利潤50餘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村有12名黨員群眾積極投身電商創業,實現年交易額600餘萬元。以基層黨建活動場所為依托,建立村級電商服務站,全縣78個行政村共培養電商骨乾156名、電商網紅80餘名,有效提昇了廣大群眾發展電商產業的內生動力。
大力實施支部堡壘引領服務工程。以基層黨建活動場所為依托,建立村級電商服務站,大力開展電商產業優勢和電商惠民政策宣傳,讓群眾了解電商、接受電商、運用電商、發展電商,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在促進電商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圖為寶山鄉黨員電商骨乾在直播推銷瑪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