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夏山如碧,生機盎然。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著力建設綠色龍江』目標,擘畫出一幅讓龍江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的畫卷。『堅定不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鞏固提昇綠色發展優勢』,這是我省對標『維護國家生態安全』責任使命而確定的方略。我們要立足國家生態建設大背景、大格局、大戰略,在全國樹立起標杆,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地。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色生態是龍江的寶貴財富,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污染防治攻堅戰連續兩年位列國家優秀序列、一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到解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成為全國首批國家公園之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際重要濕地數量居全國第一……亮眼的『綠色成績單』正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龍江大地上的生動實踐,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深入貫徹落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提出的行動指南,指明了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路徑。怎樣實現上述『就是』『也是』?需要我們在思想上,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的道理;在行動上,讓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生態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環節,我們要實施生態振興計劃,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讓振興發展的『含綠量』和『含金量』相互促進、相互提昇。
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我省有積淀、有基礎。鞏固和提昇綠色發展優勢,需要我們一如既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我們的藍天碧水和淨土;要堅持系統觀念,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要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力推進森林『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建設,實施『興安嶺生態銀行』行動,鞏固提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為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龍江貢獻。
推動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我省有潛力、有空間。我們要把優良生態環境蘊含的巨大潛力轉化成發展的動力,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以生態經濟為龍江振興發展構建新優勢、培育新動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搶抓後冬奧時代難得的發展機遇,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乘勢發展冰雪體育、冰雪產業,做大做強冰雪經濟,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地。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們要胸懷『國之大者』,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鍥而不捨,久久為功,用一筆筆青綠去描繪龍江的綠水青山。在守護好祖國『北大門』的同時,讓低碳成為龍江振興發展最鮮明的特質,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靚麗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