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9日訊 (記者 楊帆)19日是中國醫師節,中午11時,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導管室負責人、心內三科主任劉書文剛從手術室走出來,從早上七點連續做了四臺手術,這是他的第5個醫師節,對他來說,這一天和往常一樣。

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導管室負責人、心內三科主任劉書文。
作為介入科醫生,幾乎所有的手術要在X射線的引導下完成,為了防止長期輻射帶來的傷害,整個手術過程中,他們都要身穿一套20多斤重的鉛制防護服,職業風險大、工作強度高、長期在放射線下工作對身體也有所影響,而劉書文總是迎難而上,不懼困難,不畏風險,越是艱險越向前。接手導管室工作之初,面對設備老舊,人員缺少等困難,不等不靠,全面分析問題所在,積極探尋解決方案,引進新技術,開展新項目,以療效說話,在患者中建立良好口碑,增強在患者中的信任度,拓寬影響力輻射區域的范圍。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介入手術量持續翻番,在2019年獲得哈爾濱市第四醫院『最美醫生、新技術應用獎』獎。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世界人民猝不及防,劉書文醫生在疫情期間克服防護設備不足,人手短缺等困難,堅持接收危重患者,疫情期間患者量、手術量、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外地患者量不降反昇。『在此期間,我開展藥物球囊、急性心肌梗死單純血栓抽吸等新技術,踐行了「介入無植入」的最新理念,使醫院心血管專業介入診療方面發展更上一層樓。』劉書文說。

劉書文在日喀則義診。
他是全院有名的工作狂,堅持每天查房,無論節假日,都會到病房查看患者,風雨無阻。無論多晚,只要患者病情需要,就會連夜趕回病房,參加組織搶救。在科裡患者總是最多的,也總是最重的。長期穿著鉛衣手術,讓他的雙下肢靜脈曲張日益加重,有時一天工作下來,他的雙腿已是又腫又沈,可是只要患者有需要,就立刻忘記自己的病痛,馬上開展急診手術,穿上鉛服繼續與病魔搏斗。
他說:『許多人都知道我從不喝酒,不是因為不能喝酒,而是因為怕夜間會有急診手術,所以哪怕是節假日,也從不飲酒,只要有手術的需要,就會第一時間趕到醫院。有時同為醫生的妻子在上夜班,我卻要參加夜間急診手術,無奈他只能把還上小學的女兒帶到病房的醫生值班室,自己趕到手術室去與死神爭奪患者的生命。』醫生這份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對他來說,身著白衣的每一秒,都是職業感與榮譽感滿滿。
『每每看著患者康復或者痛苦的減輕,我的內心都是無比的幸福,我想這就是醫師這個職業幸福的密碼吧。』他說,未來,會紮根臨床一線,以仁愛之心行醫,以仁愛之術救人,為更多的患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