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元寶鎮是中國著名作家周立波創作的小說《暴風驟雨》的原型地。行政區域面積534.3平方公裡,轄12個行政村,21818人。2020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42.9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萬元。近年來,元寶鎮高度重視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全面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鄉風文明的引領、規范和養成,以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成效賦能鄉村振興開新局。

強化示范帶動,增強引領力
元寶村是土改革命的發生地,被譽為『中國土改文化第一村』。經過40年的創新發展,從昔日的『光?屯』發展成為了現在的『億元村』。先後被授予全國文明村、全面綠色小康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和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黨總支書記張寶金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建黨100周年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元寶鎮充分發揮元寶村的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典型示范作用,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鄉風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提出了科學規劃布局美、設施完善生活美、村容靚麗環境美、文明實踐鄉風美的鄉風文明建設目標和標准,形成了『以村帶鎮』的元寶模式,先後有楊樹村、民仁村等2個重點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有鋼鐵村、忠信村等10個村被評為尚志市鄉風文明建設試點村。

活用紅色資源,增強感染力
土改文化是元寶鎮的特有文化資源。2003年鎮政府投資1000多萬元,規劃建設了土改文化園區,重點建設了《暴風驟雨紀念館》,還原昔日『元茂屯』的歷史舊貌,將暴風驟雨中形成的『艱苦奮斗、改革創新』的土改革命精神融為加強群眾教育和拓展鄉風文明的『主打色』。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組織群眾參觀紀念館,推動元寶村紅色精神的傳承賡續。2021年紀念館僅接待全省黨員乾部參觀見學就達175次5400餘人。先後有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網等13家媒體開展新聞報道27條。同時,依托紀念館建設了元寶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12個村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吸納21位鎮乾部、教師和鄉賢組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團,下設9支宣講小分隊深入村屯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元寶鎮土改歷史,以榜樣的力量感召人、以先進的事跡鼓舞人,不斷激發廣大群眾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磅礡力量,夯實築牢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在土改革命精神的凝聚和帶領下,全鎮有420人參與到了新時代文明志願服務當中,每年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40餘次,重新修訂村規民約12條,調整充實完善『四會』組織48個,現有星級文明戶310戶,文明家庭112戶。紅色文化的教育意義全面展現,良好鄉風民風持續形成。元寶鎮的元寶村和暴風驟雨紀念館先後被確定為哈爾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和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賦能鄉村振興,增強發展力
鎮黨委把抓好紅色教育、強化思想引領做為鄉風文明的基礎一環,將為群眾辦實事做為鄉風文明的關鍵所在,將快發展開新局做為鄉風文明的目標所向,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用鄉風文明賦能鄉村振興,給群眾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做好『加法』,增加投入,改善生活環境。

2020年以來對各村主乾道實施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安裝照明路燈260盞,疏通排水管線1300米,修石砌邊溝300米,鋪設人行道1500米,硬化路面6公裡,維修農田路60公裡,河道治理15公裡。同時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打造休閑健身觀光帶,建設萬畝生態植物園,村內道路硬化率、住房磚瓦化率、自來水和有線電視入戶率均達到100%。做好減法,減輕負擔,出臺惠民政策。
在元寶村等5個經濟發展重點村實施了『五給』惠民政策,對考上大學的學生給助學補貼,對在村裡建新房、買樓房農民給予補助金,對發展種養殖的大戶給貸款,對參與村公益事業建設的村民給發工資,對合作醫療村民個人承擔部分給補助。做好乘法,釋放能量,激發經濟發展乘數效應。

建設鉛筆產業專業鄉,闢建了鉛筆產業園區,先後有晨光文具等5家企業入駐園區,目前全鎮現有鉛筆生產加工企業13家,其中在省外企業7家,在國外企業1家,年產鉛筆2億支,佔全國鉛筆板市場的60%和鉛筆市場的30%,成為全國鉛筆板重要集散地和鉛筆生產地。

做好除法,縮小分母,提昇農民參與產業發展能力。開展『產業增收、轉移就業』等專項行動,投資2000萬元,打造集生態、科技推廣、新品種示范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引導農民走合作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53家,建設高標准農田4.6萬畝。全鎮現有11000餘人從土地上剝離出來進入二產三產,佔人口總數的51%。
下一步,元寶鎮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本次會議要求部署,持續加大鄉風文明建設力度,繼續鞏固鄉風文明建設成果,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總體要求,努力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元寶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