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5月20日訊 截至4月末,作為哈爾濱市屬國有企業主力軍的哈爾濱工投集團實現了疫情之下的逆勢突圍,工業總產值實現10.25億元,同比增長19.54%;營業收入實現11.86億元,同比增長36.54%,各項指標為近年來最好水平。
而就在三年前,這家老牌國企集團還處於長期虧損之中。是什麼讓它扭虧為贏,向新而生?『改革』『創新』成了高頻詞。近日,記者走進該集團旗下三家老牌國有企業探究企業發展的動力。
管理創新 奪得214套冷氫化還原設備訂單
作為哈工投集團內唯一一家上市企業,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從1999年上市,到被戴上『*ST』的帽子,再到扭虧為贏、『摘星脫帽』,哈空調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
『經歷過涅槃重生的哈空調,更懂得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哈空調董事長田大鵬說,如今,在哈空調各種創新高潮迭起,管理創新、科研創新、生產技術創新以及服務創新『一浪高過一浪』。
為提高企業的數字化管理水平,2021年9月哈空調MES項目正式上線。通過提高各系統各部門間協調指揮的能力,達到數字化精准控制制造、提昇車間效率等目標,使公司生產制造管理水平向智能化制造管理邁進。
『2021年哈空調空冷設備數字化示范車間通過了省工信廳數字化示范車間評定。它的建成為企業持續打造優勢競爭力奠定了基礎。』田大鵬堅定地說。
不僅如此,近幾年哈空調還在科研創新上加大了力度,憑借『魯慧?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高立華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技術團隊,相繼研發出多項新型焊接工藝,率先在空冷行業制造中使用電子束焊接,一系列新工藝的成功應用,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同時,哈空調還與中科院廣州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著力研發市場容量大、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接續產品,持續提昇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的能力。
今年5月4日,哈空調奪得新疆地區兩個多晶硅項目多個標段,共計214套冷氫化還原設備訂單。這標志著哈空調向新的產業和行業領域拓展有了新進展。
技術創新 國內市場佔有率65%以上
手握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多個稱號;截至去年底,企業現有有效發明1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已申報尚未核准實用新型專利5項……走進哈爾濱重型機器有限責任公司,記者就被企業『技術興企』的理念所吸引,作為一家傳統制造企業對技術創新如此執著,究竟為哪般?
1952年建企;1966年全國第一臺斗輪機在這裡誕生;1967年自行設計、制作、安裝了我國第一臺軌道式斗輪堆取料機;1984年自主設計生產國內第一臺軌道式連續裝車機……回顧哈重型的企業發展史不難發現,企業對技術創新的追求是鐫刻在骨子裡的。
『我們嘗試過技術創新帶來的甜頭,也因缺乏創新意識,受盡了苦楚。』哈重型董事長張銳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企業一度忽視了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嚴重不足,致使企業一直走下坡路,而這種下滑到2018年時,幾乎處於半停產狀態。
『多虧了2019年哈工投集團新任領導班子成立後,在所屬企業內全力推行的三項制度改革,為企業瘦身健體。也是從那時起,哈重型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張銳說,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一下子激發了員工的生產積極性,而最為重要的是企業又重新加大技術創新力度。
『重新充實科研隊伍,鼓勵技術創新,同時加大技術引進,隨著產品的迭代昇級,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又回來了。』張銳說,截至2020年,哈重型已為國家研制出800餘臺斗輪堆取料機及派生產品,覆蓋國內多個省市自治區,國內市場佔有率達65%以上,並有部分產品出口泰國、巴基斯坦和緬甸等國家。
制度創新 人均產值將達180萬元
從2018年前的人均產值40萬元,到2021年的人均產值160萬元,短短4年間,哈爾濱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均產值就增長了4倍,而哈變的年產值也從2018年的1.4億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5.3億元。
以前的哈變,員工加班的情況很少,即便是偶爾加班,效率也不高。現在,不用安排布置,大家都會主動加班。究其原因,『多乾多賺錢,我們的熱情能不高嘛。』一位一線員工給出了最朴實的回答。
『哈變的這種轉變來自於哈工投集團在企業內大力推行的三項制度改革。』哈變董事長刁立新說,始建於1955年的哈變,雖稱不上行業翹楚,但也位列變壓器行業第一梯隊,多年來企業一直穩步前行。
然而企業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受市場環境影響,2017、2018年,哈變訂單開始大幅萎縮,年產值下降50%。改革創新成為企業改變現狀,謀求發展的唯一出路。
刁立新說,三項制度改革讓企業機構臃腫、人員冗餘、人浮於事的現狀迅速得到了改變,企業員工從原來的500人變成了現在300人,加之薪酬制度改革的實施,企業生產效率進一步提昇。
同時,哈變及時轉變經營思維,在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上下功夫。摒棄以往大而全的產品生產思路,改為主攻企業擅長的220千伏變壓器產品,通過加大技術創新,隨時為主導產品進行技術更新,從而樹立企業在該產品市場的絕對競爭優勢,也為企業進一步開拓市場提供底氣。
現在的哈變,訂單更加充盈,一線員工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訂單多了,收入高了,員工們的勁頭更足了。今年我們企業的人均產值將達到180萬元。』刁立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