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5月20日訊 東寧市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將『打造沿邊開放開發合作區、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建設全國重要的食用菌生產加工基地』等重要部署項目化、具體化,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狠抓能力作風建設 破解發展難題取得新成效
『要讓項目動起來,服務優起來,為民實起來,推動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績。』在全市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工作會議上,東寧市委書記時林這樣說。
面對『民生大考』『疫情大考』『發展大考』,東寧堅持以機關能力作風建設為抓手,領導帶頭『大包聯』,深入一線『大走訪』,矛盾問題『大排查』,促進機關能力作風『大提昇』、黨群關系『大融合』、經濟社會『大發展』,向『閱卷人』交上了一份實實在在的答卷。
數據是最好的答卷。在4月8日舉行的2022年春季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共有35個項目集中開復工,總投資35.36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10.84億元。項目數量和質量均優於去年同期水平。不久前結束的招商引資『冬季會戰』,東寧市結合『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緊緊圍繞『向引進外來戰略投資者要發展』,變冬閑為冬忙,全面掀起冬季招商攻勢。截至目前,全市引進到位資金19.78億元,完成計劃的131.9%;謀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1個,完成計劃的155%;簽約千萬元以上項目2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
強化能力作風,辦好民生實事。在東寧,百姓明顯感受到現在辦事的便捷。『現在在醫院就能夠申請慢性病鑒定了,比以前方便多了』『身份證、護照一臺機器全搞定,搞不懂也有人指導,再也不用到處跑』『各事項異地也能辦理,我再也不用拖著老身子骨來回跑了』……老百姓紛紛為便民服務點贊。

東寧市緊緊圍繞『提昇服務質量、打造群眾辦事最便捷部門』等工作目標,各部門再次梳理經辦流程,有效解決群眾的『煩心事』。
面對『老年人』『老年機』帶來的不便問題,東寧市營商局對涉及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工作問題進行梳理,建立臺賬。完善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式』服務功能,各實體大廳設置必要的政務服務線下辦理渠道,便利老年人辦理日常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綜合性實體政務服務大廳落實優化辦事流程,設立『我幫辦、我代辦、及時辦、一次辦、一日結』等多項舉措。保留老年人習慣的傳統支付結算方式,為老年人提供優待辦理服務,大廳設置敬老專座、無障礙通道、衛生間,配備輪椅、放大鏡、老花鏡、飲用水、充電器、急救藥品、防疫口罩、雨傘等便民物品,極大地方便了業務辦理。
打造百億級黑木耳產業 寫好鄉村振興新篇章
東寧市的黑木耳產業一直是『領跑』全國的標志性產業。近年來,東寧加速產業提檔昇級,全力打造百億級產業,持續壯大黑木耳富民增收支柱產業地位,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聚焦「標准化、科技化、品牌化、金融化」發展,加快在完善產業標准、產業基礎設施提檔昇級、秋耳技術總結與推廣、替代料栽培與新品種試種、叫響東寧黑木耳品牌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促進產業高質高效發展。』東寧市委書記時林說。


東寧始終把能力提昇、作風改進的勁頭聚焦在推動工作上,聚焦在破解難題上,聚焦在推動黑木耳產業的發展上。全市上下積極爭取申報省級地方標准立項,聚焦黑木耳產業『標准化』發展,更好地提昇東寧黑木耳產品質量,加大地理標志使用力度,制定《地理標志產品東寧黑木耳》標准並積極向上申報省級地方標准。加快推動標准制定工作,把能力作風建設成果轉化為助推產業發展的新動力。
不久前東寧市疫情形勢較為嚴峻,為了解決春耕木耳生產問題,東寧開始實行『5+2』工作日、『8+6』工作時間模式,持續做好輸入全市農用物資車輛和人員的監管、消殺、安全防護工作,保證了疫情之下木耳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產業發展鏗鏘有力,服務保障精准務實。東寧強化組織領導,凝聚發展合力。建立產業領導小組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農民群眾廣泛支持的推進機制,加強統籌協調,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重視產業領導小組作用發揮,定期開展聯席會議,集中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夯實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橕。
加強政策扶持,提供堅實保障。東寧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大各項產業政策扶持,在園區建設或功能提昇、菌包廠建設等方面給予扶持。加大黑木耳產業經費保障力度,列支專項經費用於保障菌種研發、試驗示范、技術培訓、展會宣傳等工作順利開展。協調金融機構加大銀企對接的力度,滿足從業企業和合作社的信貸資金需求。
強化科技和人纔支橕,深挖產業潛力。東寧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成果產業化,提昇黑木耳產業核心競爭力。以研發中心為依托,加強與食用菌院士團隊、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溝通交流,加大專業人纔隊伍建設力度,配齊配強產業管理、技術研發、鄉土實用、市場營銷專業人纔,著力構建『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人纔體制機制,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人纔支橕。
走向更大開放 在沿邊開放開發上闖新路
東寧市作為龍江向南和對俄開放的重要窗口,對外開放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時代機遇。東寧將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決策部署,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緊跟自貿區協同發展,借力俄遠東大開發和優先發展戰略,全面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保證口岸貨物運輸暢通,為全省擴大中俄貿易、穩住外貿基本盤作出東寧貢獻。
充分釋放政策優勢。緊緊圍繞打造『區域對外合作中心』,依托綏東試驗區、跨合區在口岸通關、跨境金融、優化服務等領域探索更具競爭力的制度創新,積極爭取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發展先導區試點復制推廣自貿區創新政策,以改革創新賦能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利用五年時間實現東寧口岸過貨100萬噸、進出口貿易額100億元目標。
集中力量做大互市貿易。推動總投資5億元的互市貿易綜合體項目建設,優化15國商品互貿進口名錄,爭取第二批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推動互貿商品落地加工園區和邊民互貿大數據平臺建設,探索『邊民互貿+跨境電商』模式,實現中俄互市貿易規模化,力爭交易額突破50億元。
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支持運用新技術新工具賦能外貿發展,大力發展數字展會、勞務運輸、建築安裝、金融結算、國際旅游、跨境電商、中醫康養等。支持烏蘇裡斯克、華宇、華洋等境外園區建設發展,鼓勵跨境電商和物流企業依托境外園區建設『海外倉』,帶動國內品牌拓展以俄為跳板的國際市場空間。吸引更多外貿、加工、物流企業入駐東寧,做實做大資源境外儲備、口岸回運、落地加工的跨境連鎖加工產業鏈、供應鏈,力爭超億元外貿企業達50家以上,一般貿易額達到50億元以上。
建好管好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在『綠色龍江』建設上出新績
守好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東寧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東寧市作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所在縣份,『綠色龍江』建設既有責任也有機遇。『我們將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決策部署,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為全省建設我國北方生態屏障作出東寧貢獻。』時林說。
以國家大局立場,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東寧全域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森林撫育、野生動物棲息地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爭取全域生態綜合補償試點,推進邊界范圍勘界立標、保護和監測設施建設,促進虎豹種群恢復,打造東寧虎豹秘境,重現虎嘯山林景象。

統籌推動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謀劃建設東北虎豹救護和宣教、自然教育、生態體驗、野外觀測、青少年生態研學『五大基地』,設立國際虎豹文化節,打造虎豹文創產品,推動碳匯交易,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
擦亮『金字招牌』,釋放更多紅利。以創建虎豹主題國際化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區為總抓手,謀劃建設東北虎林園、虎豹博物館、虎豹小鎮、入口社區等項目,以特許經營方式支持開辦特色民宿、農家樂、森林人家,讓老百姓在國家公園建設中嘗到甜頭、得到實惠,讓國家公園『金字招牌』釋放更多紅利,為全國提供參考模式和范本。積極與俄羅斯豹地國家公園加強合作,建設野生動物跨區域合作保護示范區,努力提昇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世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