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訊(記者劉嘉)眼下正值水稻插秧季節,黑龍江省農投集團旗下黑龍江省龍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龍科種業)水稻基地種植的373份水稻種苗已經進入起苗擺苗階段,24日起就可以插秧。
近年來,如何保障糧食安全成為焦點話題,對種子企業盡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呼聲越來越高。龍科種業一直以『一粒好種子,一倉安全糧』為使命,深耕種業研發與推廣。先後審定推廣玉米、水稻、大豆等品種58個。2020年龍科種業常規水稻商品種子銷售總額排全國第二名;龍科種業大豆商品種子銷售總額排全國第六名;超級稻『龍粳31』獲常規水稻全國推廣面積全國第二名。

『龍粳31』水稻田。
每年春種時節,龍科種業的育種科研人員變成了田野裡的『好把式』。
龍科種業水稻育種專家張廣柱說:『300多份試驗稻苗中一定有「可塑之纔」,而稻種苗稀少珍貴,插秧時只能全程人工操作,區分水稻秧苗品種並做好記錄。在生長過程中細心照顧,纔有希望培育出優質稻種。』
龍科種業董事長李銘豐介紹,多年來公司重點圍繞大豆、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開展優質、高產、抗逆種質資源創新耕作。重點開展水稻優質、耐冷、抗稻瘟病;玉米高產、抗穗腐病、抗莖腐病;大豆抗胞囊線蟲病、抗根線蟲病、高油分和高蛋白等目標性狀的鑒定和挖掘,通過對現有資源和引進資源的精准鑒定,挖掘出適於生產需求的優異種質,為育種提供可靠資源。

科研人員為玉米種子分類編碼。
據了解,龍科種業利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抗病性鑒定、品質鑒定、常規育種等手段,並充分利用團隊分布於不同生態區的地理優勢和環境優勢,開展優異品種多年多點鑒定,選育優質、高產、穩產、抗逆新品種;開展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應用,構建智慧育種技術體系,通過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方法,精准高效發掘目標性狀優良的雜種優勢組合,實現育種手段從『2.0』到『4.0』的跨越。
近年來,龍科種業精耕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部分地區市場,堅決落實『主攻大豆、穩推水稻、積蓄玉米』戰略,提高市場份額。李銘豐介紹,公司現經營玉米品種18個,生產實驗品種5個;經營大豆品種黑河43、黑農84以及綏農號、黑河、合豐等系列大豆品種佔全省大豆推廣面積76%,其中:黑河43是全國播種面積最廣的大豆品種,黑農84是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主推品種,綏農94面向市場推廣第一年即被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推薦為第三積溫帶主栽品種;公司經營的水稻品種中,以『龍粳31』為代表的龍粳系列品種種植面積佔黑龍江省水稻面積的50%以上,目前龍粳系列仍是全省三、四積溫帶的主導品種。

水稻插秧現場。
今年春耕以來,龍科種業為保障春播工作順利開展,搶節令、保春耕,晝夜生產加工。企業克服疫情帶來的道路管控等難題,協調運力,助力經銷商將農戶預定的種子及時運輸到位,為今年農民供種保駕護航。
李銘豐說,今後企業將加快農業生物育種創新,構建現代種業創新體系。龍科種業將緊密聯系科研部門,利用多種育種技術實現重要性狀的有利等位基因聚合,創造和選育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產、優質、綠色農作物品種。同時,將進一步強化育繁推產業鏈條化發展,加強海南三亞的育種基地建設,穩定新疆、甘肅制種基地項目建設,改擴建綏化、佳木斯、嫩江種子加工中心項目,完善育種、制種、供種配套體系建設工作,為黑龍江省乃至東北亞區域提供優良的農作物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