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訊 (記者 劉嘉)6月5日是第51個世界環境日。2021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昇。
空氣更加清新
2021年,黑龍江省聚焦重污染天氣治理,狠抓散煤污染治理『三重一改』,全年削減替代散煤455.69萬噸,超出年度目標22.34個百分點。淘汰改造建成區每小時10-35蒸噸燃煤鍋爐43臺。這一系列舉措使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數量、優良天數比例持續上昇,重污染天數持續下降。

2021年全省環境控制質量優良比例。
2021年,全省13個城市累計優良天數4488天,其中優為2812天,良為1676天。污染天數249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共25天。13個城市的優良天數范圍為310天(哈爾濱市)-363天(黑河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范圍為0天(齊齊哈爾市、伊春市、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5天(哈爾濱市)。
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94.8%,是2015年實施環境質量新標准以來最好水平;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12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比2020年增加1個;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5%,比2020年下降0.8個百分點。
水體更加清澈
2021年,黑龍江省聚焦水環境質量提昇,實施49項措施綜合治理安肇新河,蜚克圖河、紮音河、鶴立河、湯旺河4條河流退出劣V類,18條農村黑臭水體完成治理。全省Ⅰ-Ⅲ類水質比例為73.2%,同比上昇4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比例為1.4%,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

2021年全省河流水質狀況。
四大水系中,松花江、黑龍江、烏蘇裡江水質情況為輕度污染,綏芬河水系水質狀況為良好。
水生態綜合評價結果顯示,監測的29個水質斷面31個點位中,達到『良好』等級的10個點位,佔32.3%,『中等』等級的19個點位,佔61.3%,『較差』等級的2個點位,佔6.4%。
土壤更加安全
2020年,全省耕地面積1718.01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5%,比2019年減少1.53萬公頃。園地面積6.52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0.14%,比2019年增加0.28萬公頃。林地面積2162.47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5.94%,比2019年增加0.15萬公頃。草地面積118.23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51%,比2019年減少0.34萬公頃。
2021年,黑龍江省排查涉鎘等重金屬企業87家,完成全省企業用地污染狀況調查,確定高風險地塊285個,首次將地下水污染防治納入排污許可試點管理,國家充分肯定並全國推廣。
生態更加優美
2021年,黑龍江省持續開展『綠盾』行動,340個『四類重點』問題整改98.5%。大興安嶺呼瑪縣、塔河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撫遠市獲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生態環境質量等級為『優』的縣(市)有25個,分別為:方正縣、木蘭縣、通河縣、尚志市、五常市、鶴崗市轄區、雙鴨山市轄區、饒河縣、伊春市轄區、嘉蔭縣、鐵力市、東寧市、林口縣、綏芬河市、海林市、寧安市、穆棱市、黑河市轄區、遜克縣、孫吳縣、慶安縣、綏棱縣、呼瑪縣、塔河縣、漠河市。
目前,全省已建成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1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省75個縣(市)生態環境質量等級為優、良,比2020年增加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