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數字經濟讓現代產業體系更智慧
2022-06-13 08:30:4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琳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現代產業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產業支橕,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新興數字產業,不僅是新發展階段經濟的增長點,也是改造提昇傳統產業的支橕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強化數字賦能,全面系統的分析基礎優勢與面臨形勢,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主動權,確保堅定不移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

  為搶抓變革機遇提供重要保障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已成為我省立足新發展階段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實施產業振興計劃,也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任務的根本依據。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定位全面深度回應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要求,打造數字產業化東北基地,形成制造業數字化龍江模式探索了經濟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為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提供重要保障。

  一方面,我省『十四五』時期將以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模式,為傳統老工業基地產能提質增效提供發展新路徑;另一方面,我省規劃建成的現代數字農業全國樣板和東北亞跨境數字化合作中心,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數字技術創新驅動,提昇龍江經濟向形態創新、分工優化、結構合理方向邁進。

  到2025年,我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10%的目標,有利於促進優化昇級龍江產業結構,創新產業生產經營和經濟管理方式,形成適應新發展階段的龍江經濟新形態。

  數字賦能產業發展驅動力

  奮斗新時代,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未來五年我省數字經濟的發展思路將展現出與產業深度融合的驅動力和承載力。要強調厚植科技優勢、促進新技術轉化孵化,推動數字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積極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諸多結構性矛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階段,龍江數字經濟發展將重點賦能傳統產業轉型昇級與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改造提昇傳統產業的支點,不斷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重要引擎,突出增強現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競爭力。

  我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培育壯大『專精特新』的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的重要舉措,突出加強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的數字經濟發展的全新定位,強調增強發展整體性,協調持續推動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特別是改造提昇重工業、農業,探尋產業發展的新支點,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在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特色道路探索中,我省數字經濟將通過數字賦能模式,著力提昇智慧生態旅游首位度,不斷推動產業綠色發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以數字經濟助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我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出,深化數字賦能,推動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堅持以創新促發展、以應用帶產業、以市場換技術,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全面賦能產業蝶變,以厚積薄發之勢構建形成龍江特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體系。

  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充分發揮制造業骨乾企業示范帶頭作用,推進制造技術突破和工藝創新,打造覆蓋全供應鏈、全生產線、全生命周期的科學化管控新模式。支持大慶石化、齊重數控、中糧生物等具有產業鏈帶動能力的核心企業,搭建網絡化協同平臺,打通產業集群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數據聯通渠道,打造功能互補、協作配套的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樣板。

  支橕農業率先實現現代化。加強農業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物流等各環節數字化改造和數字技術應用,推動農業數據要素有序流動和市場化配置,打造中國數字農業先行示范標杆。『數字鄉村建設』不僅立足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且符合我省鄉村發展客觀需要,加強農村網絡化服務管理,全力打造鄉村數字治理新模式,一方面促進區域間、城鄉間公共服務的合作與共享,推動社會治理實現共治共建共享發展,另一方面激活城鄉數字化經濟產業發展聯動,確保我省建立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集成應用的數字農業發展模式,支橕農業率先實現現代化。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對著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作出重要指導,明確了龍江數字經濟發展的全新方位,立足龍江發展實際,提出完整、准確、全面發展數字經濟的部署要求,為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實現『換道超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構築龍江競爭新優勢指明前進方向。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作者系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