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北農生態農場。


哈爾濱大北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

海南基地品種考察。

生物技術公司實驗室。圖片由大北農集團提供

質檢人員進行玉米種子芽率檢驗。
黑龍江日報6月15日訊 日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大北農集團正式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大北農集團將開展『龍江十年千億投資計劃』,具體落地項目包括『二中心、一園區、一集群、一基金』,即生物工程育種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中國農科院—大北農(黑河)國際大豆研究中心,黑龍江現代農業食品產業園,大北農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集群,黑龍江現代農業發展基金,全力助推黑龍江省打造生物『硅谷』。
大北農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大北農食品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立忠說:『黑龍江千裡沃野、萬裡稻香,是我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農業資源稟賦最為得天獨厚。我們是一家面向種植產業鏈和全產業鏈的農業高科技企業,這裡有最適合我們成長的沃土,所以同黑龍江的合作是必然的。多年以來,大北農與東北農業大學、哈獸研等都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關系。對企業投資而言,要看項目的資源背景,還要看營商環境和發展潛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十年投資千億,也是我們必然的目標。』
計劃合作內容
建設生物工程育種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前瞻布局生物育種搶佔創新發展制高點
大北農集團擬與省農投集團等省內骨乾企業、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深度合作,布局建設生物工程育種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建立生物工程育種產業戰略聯盟,參與共建中俄生物產業聯盟、中國農科院—大北農(黑河)國際大豆研究中心,形成產、學、研、金緊密銜接的生物育種開放協同創新網絡。生物工程育種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中國農科院—大北農(黑河)國際大豆研究中心將立足東北、聯結首都、面向國際,以人工智能、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規模化轉基因等育種4.0時代關鍵技術產業化應用為主要攻關方向,組建高水平科研專家團隊,重點圍繞玉米、大豆、水稻、生豬等關鍵物種,搭建育種平臺及測試網絡,開展重大新品種(品系)選育、生產與推廣,帶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北京創種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黑龍江省金色北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春平介紹,種業龍頭企業是推進種質資源整合、自主科技創新攻關、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重要樞紐,也是衡量種業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大北農集團作為農業高科技企業,旗下的種業板塊歷經21年的發展與積淀,早已成為黑龍江省種業產業鏈上至關重要的一環。
大北農生物技術公司創立於2010年,創建了國際領先的玉米、水稻胚性愈傷懸浮系技術,大大提高了遺傳轉化效率,建立了高效的玉米、水稻、大豆遺傳轉化體系,高通量轉化子的篩選技術。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擁有國內發明專利99件、國際發明專利PCT37件,獲得植物新品種權256件,選育國審品種160多個。大北農種業參與研發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未來十年,大北農種業將以創建『中國農科院—大北農(黑河)國際大豆研究中心』為抓手,加速推進與中國農科院作物所、黑河市政府、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分院合作項目的全面落地。共建國家大豆育種研發創新中心,建設六大平臺:即種質資源收集、鑒定、保存、利用和創新平臺,常規育種平臺,生物育種(轉基因)平臺,檢驗檢測平臺,品種測試平臺(主要病蟲抗性鑒定及性狀測試),大豆深加工研發平臺。同時,還要共建大豆成果產業化平臺和大豆糧食收儲、交易及對俄大豆貿易平臺。在做強做大黑河大豆的基礎上,逐步面向東北三省一區以及俄羅斯,拓展大豆育種研發、產業化經營、收儲貿易、種植服務等相關業務。
計劃合作內容
建設黑龍江現代農業食品產業園
集中打造優勢集群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
大北農集團擬在哈爾濱及周邊地區征地3000畝,通過5~10年時間建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黑龍江現代農業食品產業園,園區定位將以現代食品工業為主體,以食品相關的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致力打造全球一流的生態、健康食品產業加工園區。園區以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為經營理念,以智慧型第三產業為支橕,打造八大功能區,形成集食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儲運物流、科技研發、智能裝備、大數據管理、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為一體的大型食品產業集群,打造『大北農龍江』品牌。園區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300億元,利稅30億元,輻射帶動就業5萬人以上。
大北農食品集團高級副總裁高安祥介紹,21世紀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全新時代,融入時代、融入大發展必須要建立起大產業布局。要有全球視野,在全球范圍內去整合科技資源來服務龍江,構建起競爭力強、穩定性高的黑龍江優勢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擴大龍江農業產業規模,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形成集育種研發、特色種植、商品豬養殖、配套飼料加工、延伸肉食品、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創建區域現代農業產業高端精品,創建『大北農龍江』品牌,實現農業『接二連三』和農產品加工業『前延後伸』。
高安祥說,我們提出的農業大市場,正是立足龍江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資源稟賦,依托大北農集團多年的科研與產業積淀,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體系,寬領域、多產業,發揮企業市場運作、人纔集中、技術先進等優勢,積極參與國家提出的『全國大市場』戰略體系建設和『中蒙俄經濟圈』發展,突破地域、物流等因素制約,更好地實現資源的順暢流動和優化配置,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大市場一體化、開放化、競爭化、有序化發展,推動我國農業領域高質量發展進程。
計劃合作內容
建設大北農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集群
迅速擴展新業態延伸生態農業產業鏈條
大北農集團依托現有產業布局,聚焦龍江生豬、肉牛、玉米、水稻、大豆及特色農產品等優勢產業,在重點布局區域重點建設農業科技園區40~50個,形成集群效應,推動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創新與轉化應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構建高效的農業智能化管理體系和生產經營決策體系,延長生態農業產業鏈,發展地方特色農業,構建產品初精深加工全流程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助推一二三產創新融合發展。
項目實施將通過『龍頭企業引領+社會資本參與+合作社與群眾廣泛受益』的市場化運行模式,在全省新增布局生豬核心育種場2~3個,萬頭種豬場50個,萬頭肉牛養殖場2~3個,生態農場1500棟,新建有機肥加工廠3~5個,建設標准化、規模化、數字化種植示范基地1000萬畝,通過對農業物聯網、智能化設備、信息化系統及大數據應用,實現從源頭提昇農產品品質,建立標准化生產流程,推動種養殖產業綠色發展,生產出優質、綠色農產品,創建國家級科技農業示范基地,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園區集群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400億元,聯農助農超10萬戶。
高安祥說,當今時代下,現代農業已經超越了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是融合了金融資本、生物種業、裝備制造、食品工業的系統化大工程,是由農業金融服務、農業科技服務、農業知識產權服務、農業管理服務、農業培訓服務、農業數字化與智慧化服務等多業態交叉融合形成的新業態。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表明,這些農業新業態,具有更好的流動性,能夠擺脫傳統農業地理區域的束縛,實現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快速擴展和復制。現代農業大市場規模也因此擴展了幾百甚至上千倍。
計劃合作內容
聯合設立黑龍江現代農業發展基金
聯合基金撬動市場助力龍江現代農業發展
大北農集團計劃基於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規范的基本原則,對接黑龍江省現有涉農產業基金和社會資本,整合政府引導基金、社會資本及金融資本,形成黑龍江現代農業發展基金,重點圍繞大北農集團及黑龍江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助力黑龍江省培育一批產業鏈條完整、市場競爭力較強、知名度較高、產值超億的科技型農業產業標杆性龍頭企業,並孵化一批上市公司。
高安祥介紹,基金將以黑龍江農業產業『十四五』規劃為指引,圍繞『保障糧食供給、發展現代養殖、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發展特色產業集群』四大方向進行投資布局。結合黑龍江省優勢產業及合伙人體系的產業資源,重點聚焦『生物育種』等農業科技產業和『農產品消費』上下游附加值較高的領域,兼顧現代農業、數字農業等領域的其他投資機會。
藍圖已經繪就,逐夢正當其時。未來十年,黑龍江必將以創新驅動實現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未來十年,大北農集團也必將一步步向國際一流企業邁進。同心同向同力同行,新征程必將無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