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0日訊(記者 葛金鑫)農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一直以來,虎林市迎春鎮緊緊圍繞產糧大縣的發展基礎,大力拓展以綠色水稻種植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生產和加工出的水稻與大米暢銷省內外,走出了一條綠色高效的農業生產道路。

迎春鎮水稻收割現場.
在虎林市雙盈儲運有限公司的生產廠房,工人正在為即將投產的新建水稻生產線進行設備調試,投產後可日加工糙米800多噸,出稻殼200多噸。為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模式,實現糧食生產、加工、銷售的規模化、組織化和產業化經營,迎春鎮在成功獲評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後,將通過中央財政資金資助,專注服務於鎮域內已有的稻米加工產業,對企業進行設備補貼,集中資金和社會資源補強倉儲加工產業鏈短板。

虎林市雙盈儲運有限公司經理徐仁剛說:『近期公司上了一套稻改飼生產線,總投資150多萬元,鎮政府通過農業產業強鎮項目補貼37萬,為企業減輕了負擔,另外生產線在前期各項手續辦理過程中,全程由鎮政府工作人員進行代辦,提高了辦理效率。』
2021年以來,迎春鎮政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區域融合發展,鎮域支柱型經濟企業呈現出規模化、品牌化、聚集化的發展態勢,域內擁有各類規模型企業52家,湧現出陝西糧農集團(黑龍江)西瑞米業有限公司、虎林市雙盈儲運有限公司等稻米加工領軍企業。依托龍頭企業,迎春鎮打造出了糧食產業發展新模式,實現了糧食生產、加工、銷售的規模化、組織化和產業化經營。
虎林市北江糧食貿易有限公司經理馬剛介紹:『我公司通過迎春鎮政府積極對接,我們與營口沿海物流簽訂了5000萬的項目,引進了翻轉機設備,能夠將運輸(量)從20萬噸提昇到50萬噸。』
此次迎春鎮獲評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後,鎮域內六家稻米加工、運輸、管護類企業獲得項目建設補貼,助力糧食產業企業向『前延後伸融合』,鼓勵龍頭企業向前延伸發展自身的標准化原料基地,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培育建立生產—加工—銷售依存帶動的農業產業鏈,形成水稻—大米—米制品產業鏈,推動『原』字號產品向精深加工轉變,同時也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入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主導產業提質昇級增效,全面延伸產業鏈,提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推動農民持續增收,著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虎林市迎春鎮副鎮長王海波說:『迎春鎮將會搶抓國家扶農助農發展的政策機遇,以水稻深加工為主,依托現有的水稻烘乾,稻米加工、轉運輸和倉儲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設稻谷改飼等下游技術,並根據全鎮水稻行業的發展對加工類項目,倉儲類項目跟進投入,擴大規模、轉變產糧大鎮為加工業大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