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北農養豬場。

大北農食品集團擁有高學歷、高素質、年輕化的養豬團隊。

仔豬。

大北農食品集團發展學院。

養豬公司公豬站實驗室做公豬精液密度測試。

千裡沃野,萬裡稻香,北國大糧倉。本報資料片

大北農生物技術公司。圖片除本報資料片外均由大北農集團提供
日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大北農集團正式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大北農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大北農食品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立忠說,黑龍江省是大北農集團在全國最重要的產業發展高地,也是大北農的福地和寶地。
『22年前大北農剛來到黑龍江時,還是一家租民房的小企業,在慢慢推廣科技型預混料中逐漸壯大,員工從幾個人到幾百人,良好的效益讓集團不斷增加投資,在過去20餘年裡,大北農集團在黑龍江省總計投資達60億元,這裡是集團投資最多、單省投資最大、累計利潤回報最好的地方。』張立忠說。
大北農集團與黑龍江省各級政府、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了深入、良好的產學研合作,構建了大北農『飼料科技產業+綠色生豬養殖+種業科技產業+數字農業服務體系』產業鏈條,帶動就業4000人,服務5000餘戶農戶,年培訓農民上萬人,帶動配套種植面積1300萬餘畝,有效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致富。
?力同心 搶佔農業科技風口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講話時指出,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國自古以農立國,創造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長期領先世界……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國都在搶佔制高點。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絕不能落後。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農業的全球性、重要性與緊迫性,決定了農業是國之大者。農業不但是立國之本,也是強國之路。面對百年不遇之大變局,隨著新格局的構成,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視,種業『卡脖子』技術的全面突破,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面臨巨大挑戰的同時,我國農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大機遇。
作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主力軍』、國家糧食統籌調劑可靠『供應地』,我省在糧食生產、黑土地保護、種業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大成就。在糧食綜合產能、農機化建設、規模化生產、綠色食品產業等領域全國領先;農業生物質資源全國第一;是全國最大生物發酵氨基酸和生物質燃料乙醇生產基地。我省還匯集了一批生物技術領域的頂尖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哈獸研專業研究全國領先,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農業科技優勢顯著。
今年3月,我省發布了《黑龍江『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生物經濟與同一時間公布的數字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成為黑龍江省實現換道超車的四大產業,是黑龍江經濟的未來方向。
而這個方向,也是大北農集團一直為之努力的方向。
大北農集團於2015年創立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打造農業數智化生態平臺,推動中國農業智慧化轉型昇級,已成為中國農業互聯網板塊獨角獸企業。目前,農信互聯集團在黑龍江省服務覆蓋生豬養殖、飼料加工和種業等行業,累計通過農信普惠金融實現授信超過10億元,在貸餘額超過1億元。
在種業科技產業方面,大北農集團在黑龍江已經投資龍科種業、龍粳種業和金色北農種業,年生產推廣大豆種子2萬噸,種植面積400萬畝,佔全省大豆種植面積8%;年生產推廣水稻種子3萬噸,種植600萬畝,佔全省水稻面積10%;年生產推廣玉米種子3500噸,種植面積300萬畝,佔全省玉米種植面積3.5%,在80多個縣市設有種植服務和推廣網絡,2021年產值4億元。
自1995年在東北農業大學設立獎學金開始,大北農集團一直積極探索與黑龍江省科研機構和各院校產學研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陸續與中國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職業學院、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等10餘所科研單位和高校建立了深度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包括戰略合作、聯合人纔培養、核心技術攻關、創新平臺共建、獎學獎教金等。他們聯合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共同編制《非洲豬瘟防控與生豬復養技術要點》,在保證自有豬場非洲豬瘟疫情零發生的基礎上,面向全國推廣應用;他們與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等各院校共建『大北農班』、共建就業實習基地、開展創新創業培訓等,進一步提昇人纔培養質量,累計為大北農集團輸送優秀員工1000多名;通過捐資助學,大北農集團累計向龍江各院校捐贈公益基金超過1000萬元。
張立忠表示,依托大北農良好的產業基礎、黑龍江絕佳的區位優勢、國家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相信此次戰略合作的達成,定會加速大北農集團邁向全球領先農業科技企業的步伐,定將為推動黑龍江農業高質量加速發展,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合作共贏 跨躍發展業興人富
從一人一包初入黑龍江,到如今上百位縣級合作伙伴隊伍,900多位鄉鎮合作伙伴隊伍,近10000名村級示范戶。不到5年,大北農種業在黑龍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大北農種業創立之初就牢牢錨定我國玉米主產區,於2017年成立北京豐度高科種業有限公司,創業團隊肩負提昇良種自給率的偉大使命,把服務好龍江大地作為自身的發展動力,在研發資源、集成測試、人纔隊伍、業務發展等方面的布局,都重點指向大糧倉——黑龍江。
在品種產出上,他們堅持以黑龍江的氣候條件、種植習慣為導向,精准選育、示范推廣適宜黑龍江的玉米品種,主推產品覆蓋黑龍江四大生態區,優質品種數實現了從0到10的突破。從2017年進駐黑龍江以來,累計推廣玉米面積500萬畝,服務近6萬種植戶。每畝增收50~100斤,促進社會效益增長5億元。據介紹,他們精心選育的更適宜黑龍江的下一代新品種正在有序審定,即將投放市場。
同時,本著互通有無、優勢互補的原則,大北農種業先後與龍科種業、龍粳種業達成緊密合作關系,同心所向、和衷共濟,在大浪淘沙的種業商海中,不斷開創出1+1>2的嶄新局面,切實為當地農民增產增收保駕護航。強強聯合為大北農種業在黑龍江省不斷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2月8日,在『國家種業振興計劃』的大機遇下,為全面落實『大北農黑龍江戰略』,以『紮根黑龍江、面向大東北』為發展目標,大北農種業在哈爾濱成立了『黑龍江省金色北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創業團隊在董事長譚春平的率領下,依托大北農的品牌優勢,聯合優秀專家代表、事業伙伴代表,正式踏上創業征途。
在品種研發上,他們堅持內外同步,結合黑龍江地理優勢、生態優勢,選育出更具黑龍江特色的優良品種。在水稻研發上,他們聚焦『特優型水稻品種易倒伏、抗性相對較差』,『三積溫區水稻輕簡化栽培尚待解決』兩大難題;在玉米研發上,以『極早熟區產量低、糧食品質受限』,『中晚熟區葉斑病害較重、種植密度過低』的困境為發力點進行攻關;在大豆研發上,與中國農科院作物所、黑河市政府、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分院共建大豆育種中心,重點面向二、三、四積溫區,培育高產、高蛋白、抗倒伏大豆新品種,全力助推提高中國大豆自給率。在品種推廣上,結合黑龍江特點,廣泛開展與種植大戶、大型合作社、國營農場的深入合作,探索出適合黑龍江規模化、現代化、標准化農場作業的『企業+農場』『企業+合作社』的新型合作方式,助力更優質的品種、更高效的服務送達千家萬戶。創業之初,整合的龍粳31、龍粳2305等優勢水稻品種,迅速在當地水稻行業佔有一席之地,立穩了腳跟。主推的玉米品種也表現優異,出籽率和糧食品質大幅提昇,拓寬了糧食市場用途,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場份額。
譚春平認為,大北農集團作為農業高科技企業,旗下的種業板塊歷經21年的發展與積淀,早已成為黑龍江省種業產業鏈上至關重要的一環。
紮根龍江 輻射東北拓土開疆
哈爾濱大北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爾濱大北農)2005年成立,2008年落戶在國家級開發區賓西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到現在已成為黑龍江飼料行業領軍企業、十強企業,是黑龍江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單位,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黑龍江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當地重點納稅企業。
走進哈爾濱大北農,一面『專利牆』十分醒目。這面牆展示了公司近10年來獲得的32項專利證書。它是公司科技水平的證明,也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展現。近幾年公司堅持不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原料的開發利用、生產工藝改進、營養的搭配、新產品研發及使用等領域,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究,不斷對產品進行昇級,研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品質飼料。
據哈爾濱大北農技術中心創新團隊技術帶頭人張靜介紹,他們率先在黑龍江省積極推廣低蛋白日糧,利用淨能、氨基酸平衡技術,降低日糧中豆粕用量,從而減少氮排放,節約飼料成本,幫助養殖戶提高養殖效益。2020年農業部發布公告,自當年7月1日起飼料生產企業將停止在飼料中添加使用抗生素,創新團隊早就已經做好了技術儲備,利用原料預消化技術、腸道調控技術等綜合方案,並利用張靜專利技術在禁抗之後幫助公司所有飼料產品實現無抗,推出的新產品『豬樂壯』套餐解決了養殖戶斷奶仔豬腹瀉、毛長、不愛長的難題,深受客戶的認可與喜愛。
大北農食品集團高級副總裁高安祥介紹,2021年大北農集團完成了對大北農食品集團(原黑龍江大北農)全面昇級,以科技養豬為主業,同時涵蓋飼料、畜牧、糧食貿易、優質農副產品、食品深加工、金融、投資等產業,目前已在賓縣、綏化、佳木斯等地建設6個高科技飼料生產基地,年產能80萬噸,60多個縣級科普服務站、近500家專營店、服務網絡遍布龍江大地。2021年產值近20億元,上繳稅金1300餘萬元。在肇州、龍江、富裕、巴彥、賓縣等地區總投資40億元,布局9個種豬場、2個育肥場,生態農場豬捨300棟,年出欄商品豬100萬頭,年產值30億元;實行『種養結合』方式,改良土地萬餘畝。
紮根黑龍江,面向大東北。早在2017年,黑龍江大北農就與遼寧省北鎮市人民政府簽約了『百萬頭生豬一體化』合作項目,實現了紮根龍江、走出龍江的戰略構想。
張立忠表示:『到2035年,我們立志成為我國重要的特大型現代農業食品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