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 | 一部短片教你守護老年人的『錢袋子』
2022-06-16 10:14:33 來源:平安龍江建設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年來,有不法分子以『投資養老』『以房養老"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實質是騙取百姓『養老錢』,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

  1、溫情攻勢

  針對有錢的老年人,不法分子往往安排業務員噓寒問暖,組織老年人品茶聊天、開展活動、贈送禮品、免費旅游等,令老人感覺業務員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所以對業務員之後宣傳『高收益』理財產品完全相信、缺乏免疫力。

  2、講座洗腦

  不法分子通過舉辦類似傳銷的洗腦講座,用一些小禮品吸引老年人去聽,請『專家』講授養生保健知識,再傳授投資理財知識,最後推出他們的理財產品。

  3、宣傳造勢

  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僱人散發宣傳單,發布虛假廣告,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

  4、高利誘惑

  不法分子編造『天上掉餡餅』的神話,承諾遠高於銀行存款的利率,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再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

  5、專業營銷

  社會上有一些專門從事非法集資營銷的團隊,擅長各種各樣誘騙老年人上當的套路,非法集資者常常會僱傭這些團隊進行營銷。

  6、編造項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甚至會建造項目基地專門用於給投資者參觀。

  7、熟人做托

  非法集資者經常動員業務員通過親戚朋友拉人入會得回扣和下線投資後有分成的手段,發展更多的老年人投資。

  8、隱瞞風險

  不法分子常常大肆宣傳『保本返利』『消費返利』等內容,有的還提供所謂的擔保(實為關聯公司擔保),隱瞞其投資理財的風險。

  老年人應當如何防詐騙?

  1.不要輕易相信。遇到能夠說出自己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的電話、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謹慎,多和子女溝通,如有疑問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核實。

  2.不要輕易點擊陌生短信、郵件、社交工具中發來的鏈接,更不要隨便安裝陌生應用。

  3.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規的機構、網站填寫資料,妥善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密碼、身份證號碼等關鍵信息。

  4.不要貪圖便宜。面對形形色色的騙術,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要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吃小虧賺大便宜』的念頭,牢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5.保持警戒心理。有些騙子常常主動與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時表現得很熱情,此時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別提醒老年朋友,千萬不要和『陌生人』過於接近,以免上當受騙。另外,獨自外出時不帶貴重物品和首飾。

  6.端正保健理念。要從正規的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常識,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所謂的特效藥、神藥、進口藥,以防陷入『藥托』的騙局。

  7.不要輕易動錢。凡是要動錢的時候,不要相信騙子那些『不要告訴任何人』的話,自己拿不定主意時,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過的鄰居和朋友,向他們征求意見,商量對策,必要時要及時報警。

  8.警惕『各種講座』。不要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游、免費茶話會、免費參觀公司經營等活動,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的宣傳和所謂『公司實力』,防止陷入騙子的套路。如遇電信詐騙,請立即撥打96110或110報警。

  9.安裝國家反詐中心軟件,有效識別和攔截詐騙電話、詐騙短信。老年人平時要多關注新聞媒體、社區宣傳欄、標語等,了解當前多發的各類詐騙手段,提高警惕,加強對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如有發現自己受騙,及時報警處理。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