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第32屆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帶來新商機》
2022-06-23 08:1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帶來新商機

參評項目

文字消息

體裁

參評專門獎項的作品在本欄內填寫作品體裁。

語種

作  者

(主創人員)

付宇

編輯

曲靜 車輪

原創單位

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

刊播單位

黑龍江日報

刊播版面(名稱和版次)

黑龍江日報一版

刊播日期

2021年3月4日

新媒體作品填報網址

  ︵

采作

編品

過簡

程介

  ︶

3月1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這是歐盟與我國簽署的一份意義重大的雙邊貿易協定。黑龍江省3個地理標志成功躋身首批受保護的中國100個地理標志產品行列。記者通過深入采訪我省入選的地理標志,了解協定生效後對產業帶來的利好;采訪黑龍江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省供銷社等多部門,多角度剖析協定的優勢和前景。

正如稿件中提到的『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生效後將提高我省農產品品牌價值和在歐認知度,提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該作品刊發後,獲得了廣泛關注和好評,被各大主流媒體紛紛轉載也讓黑龍江省地理標志產品收獲更多關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

初推

評薦

評理

語由

   ︶

稿件層層遞進,反映了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生效黑龍江省帶來的新商機作品文字精煉,時效性強,通過客觀展現和理性分析,為龍江優質農副產品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簽名:

(蓋單位公章)

                                      2022年  月  日

刊發版面-我省優質農產品躋身首批受保護地理標志產品行列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帶來新商機。 

我省優質農產品躋身首批受保護地理標志產品行列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帶來新商機

  本報訊(記者付宇)1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我省推薦的『五常大米』『東寧黑木耳』『肇源大米』成功躋身首批受保護的中國100個地理標志產品行列。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是歐盟與我國簽署的一份意義重大的雙邊貿易協定。保護分批進行,第一批互認的各約100個地理標志於協定生效之日起開始保護。

  走進東寧雨潤綏陽黑木耳交易大市場,一片繁忙的景象。東寧黑木耳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已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最大的批發市場,研發了全國領先的栽培技術、創建了全國聞名的產業品牌。2020年,東寧市黑木耳種植規模9.1億袋,產量4.1萬噸,產值23億元,黑木耳單項拉動農民人均增收1.52萬元。

  『東寧黑木耳入選中國首批受歐盟保護地理標志,標志著中歐各界對東寧黑木耳的認可,過去我們的木耳主要出口東南亞、韓國等地,未來東寧市將大力發展歐洲市場,全面提昇產品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產業帶動力,切實把黑木耳產業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東寧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東寧市黑木耳產業辦主任王良武說。

  據省知識產權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部署,我省已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推薦了『佳木斯大米』『饒河黑蜂蜜』『太保胡蘿卜』等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產品納入第二批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協定產品。未來,我省的地理標志產品將會獲得更多認可,中歐地理標志產品貿易將更加繁榮。

  對我省來說,納入協定清單的地理標志,不僅可以獲得高水平保護,還將為中歐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

  『歐盟是我省第二大貿易伙伴,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生效後將進一步促進我省與歐盟的進出口貿易,有利於我省目前在國內知名的地理標志產品打入歐盟市場,獲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可。同時,對提高我省農產品品牌價值和在歐認知度,提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實行原產地保護、標准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提供堅實保障。』省商務廳國際處調研員邱斕說。

  我省的優質產品能積極地『走出去』,歐洲商品也能放心『引進來』。法國乾邑、意大利帕爾馬火腿、德國慕尼黑啤酒……長期以來,我省消費者對產自歐洲的各類食品、酒水需求旺盛,協定的生效使我省消費者更能直接買到來自歐盟原產地的貨真價實的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以後就可以放心購買歐洲進口商品了。』不少消費者表示,協定為消費者購買歐盟的優質特色產品提供了便利。只要認准商品上的地理標識、從正規渠道購買,就能放心吃上、用上貨真價實的歐洲原產地商品。

責任編輯:江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