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4日訊 (記者 葛金鑫)近日,密山市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向3000畝稻田放養1.2萬斤、96萬只中華絨螯蟹苗。水稻+水產的立體養殖、多元增收模式,打造出蟹稻示范種植的高效農業板塊。

搬運蟹苗

撒蟹苗
『經過三年的稻田養蟹,原來的300畝蟹稻增長到3000畝,種植面積長了10倍。』密山市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德龍告訴記者。

密山市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是中國農業大學有機實驗基地、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科技示范基地,合作社稻田地處興凱湖北岸,候鳥遷徙的通道上。獨特的氣候、水系、土質,再加上春季候鳥天空施肥給稻田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張德龍說:『河蟹的殘餌及糞便是水稻的有機肥料,水草、小蟲是河蟹的生長養料,河蟹能改善稻田土質,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水稻產量,一畝稻田獲得雙倍的利潤。』
合作社技術員張茗介紹說,以前百姓莊稼一年一收一賣,原始單一,現在種植蟹稻能『一水雙用、一地雙收、一季雙增』。
興凱湖鄉鄉長李?說:『合作社今年還種植了鴨稻560畝,還要種植魚稻、蝦稻。在此基礎上,在蟹稻北側打造興凱湖數字化農業生態園區,發展興凱湖鄉農業+科技+旅游三位一體的現代智慧農業,讓蟹稻、鴨稻、魚稻、蝦稻成為增收的賣點,農業觀光的看點,創新農耕的亮點。』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