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5日訊 『去年銷售額600多萬元,預計今年達到2000萬元,5年內實現科創板獨立上市。』站在生產車間裡組裝完成的產品前,哈爾濱島田大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島田大鵬)董事長、總經理李鵬堂信心滿滿。
李鵬堂所指的准備獨立上市企業是哈爾濱耐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耐是公司),島田大鵬全資子公司,也是島田大鵬二次創業的重要依托。
2005年,李鵬堂放棄外資企業的優厚待遇,帶著從國外引進的資金和技術開始在哈爾濱創業。
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力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於天津大學力學專業,李鵬堂將創業的方向確定為工業精密清洗,將企業發展動力源鎖定科技創新。
從設計並制造出第一臺回轉式清洗機,到全國率先推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持工件清洗機,再到讓設備更節能更環保的高速旋轉乾燥技術,以創新為驅動力的島田大鵬,迅速成長為國內最大汽車動力總成清洗設備企業,客戶幾乎涵蓋行業內所有知名的汽車零部件及整車生產商,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印尼、土耳其等國家。
『專注做工業精密清洗行業的百年企業』,這是李鵬堂當年立企的信念,至今未變。但作為國內行業細分領域的老大,李鵬堂看到了行業『天花板』。
員工400人左右、年產值2億多元,客戶穩定、市場不愁,做這樣企業的老板,李鵬堂自然很省心,但他不甘心。
『必須要持繼研發,尋找新的藍海。』抱著這一目標,李鵬堂帶領研發團隊不斷尋覓新方向。
在對傳統產品轉型昇級中,一個重要方向是實現產品的智能化和數字化,在這一過程中,會用到一些視覺產品,而這也正是島田大鵬確定開發機器視覺產品的起因。
『從1999年開始研發,到形成最終的產品,經歷了近三年時間。』李鵬堂說。
三年中,彎路沒少走。做空間結構件?用3D方法做尺寸測量?做家電產品的缺陷檢測?一系列研發、試驗,最終確定聚焦汽車行業金屬零部件缺陷檢測。
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一個關鍵角色出現了——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省工研院)。在省工研院的對接下,2021年,島田大鵬與哈工大計算機學院圖像處理研究室團隊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一關系的確立,加速了新產品研發進程,也堅定了李鵬堂『衝浪』機器視覺檢測領域『新藍海』、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的信心。
『這是一次精准對接,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進程。』哈工大計算機學院圖像處理研究室主任張英濤介紹。該研究室有著30多年的工業缺陷檢測與識別技術積累,技術水平處於國際領先,島田大鵬有著靈敏的市場嗅覺和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源,雙方牽手後,僅用三個半月時間就完成科技成果產業化,研制成功國內首臺套超大工件高頻精度缺陷檢測設備。
為了做大機器視覺系統項目,島田大鵬成立了耐是公司,今年5月又開工建設佔地4萬平方米的新廠區。目前,張英濤正在和島田大鵬洽談,准備和耐是公司進行深度合作。
鏡頭、光源、電腦,在耐是公司生產車間內,一臺柴油發動機總成四周安裝著這些設備。發動機總成是被檢測的產品,鏡頭、光源、電腦共同組成了機器視覺檢測系統。據介紹,耐是公司生產的機器視覺檢測系統是訂制產品,有的一套系統最多需要幾十個鏡頭。
『工業生產線需要智能化機器人來提高生產效率,而機器視覺系統如同給機器人裝上一個智慧大腦和一雙眼睛,讓機器人工作更精准、更靈活。我們的機器視覺系統可以用來進行缺陷檢測、尺寸測量、引導抓取、字符識別。』耐是電氣工程師李鑫告訴記者,機器視覺系統項目應用領域很廣,不僅可以應用在汽車生產上,還能應用在白色家電、制藥、紡織等領域。
『機器視覺系統市場規模千億級,而且是地道的數字經濟領域,恰好與我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相契合,從目前產品訂單翻番增長的態勢看,未來前景無限。』在島田大鵬公司,二次創業的豪情在每一個人心中激蕩。
2016年島田大鵬進行了股份制改制,今年5月已經實現新三板掛牌,明年將轉板北交所。
第一次創業,用17年時間登陸新三板。第二次創業,將用5年時間衝刺科創板。在和李鵬堂一起創業的島田大鵬『元老』們堅定的目光中,記者感受到了企業在數字經濟大潮中破浪前行的勃勃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