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喊話@董宇輝 五常網紅米農取來『帶貨經』
2022-07-06 09:56:0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毛曉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6日訊 『@東方甄選的董宇輝老師,你說「我沒時間帶你去看長白山上的皚皚白雪,沒時間帶你去看十月稻田熟透的麥穗,彎下腰去像智者的脊背,沒時間帶你去感受山間的清泉,沒辦法帶你感受稻田裡的清風」……沒關系,我可以啊!』

  繼『劉?宏女孩』之後,五常大米因董宇輝火爆出圈!直播間裡,64萬人瞬間搶光了五常一供貨商上架的所有大米,急得其他五常米農紛紛隔空喊話董宇輝,發短視頻蹭熱度。

  中英文隨意切換、追尋屬於三餐四季平淡歲月裡的一絲樂趣、感悟人生哲理的董宇輝式『文化+帶貨直播』,給五常大米網紅帶來了怎樣的思考?蹭來熱度之後,下一步有何發展計劃?請看記者的調查采訪。

  『找到自己的直播風格』

  張雪是一名五常90後新農人,帶著對家的眷戀和帶領家鄉人共同致富的美好願景,2015年她和丈夫返鄉成立了合作社,從最開始的一天只能賣50斤,現在年銷量達2000噸。

  因喊話董宇輝,回應了『三餐四季、人間煙火』,張雪幾天前上了抖音熱門,小作文、小散文、小詩歌整得相當帶勁:『董宇輝老師,此時此刻你在直播間那頭,我在東北五常的田間地頭;您用知識拾起了大米,我彎下腰拿起了鋤頭;您英語精通心中卻始終裝著農民,我雖然英語沒過四級,卻是農民心中的「中流砥柱」,此時此刻我只想說一句,如果您空閑了,可以來我們這裡捉泥鰍。』

  張雪抖音裡的短視頻洋溢著她對家鄉的熱愛。她告訴記者,她想通過五常大米讓網友了解現代農人的創業故事。

  跟張雪一起乾合作社的農民佩服地說:『有張雪這樣的大學生指路,纔能讓我們的稻花香賣到全國各地,謝謝他們兩口子。』

  『你如何看待「董宇輝現象」?會模仿這種帶貨方式嗎?』張雪告訴記者,自己剛做網上帶貨,所有的短視頻都是自己弄的,今年打算好好做抖音,『董宇輝是不可復制的,我覺得找到自己的直播風格就好!』

  『希望專業運營人纔與我對接』

  五常市龍鳳山鎮的劉美娜,1984年出生,她從小就跟父母在田間長大。2019年11月,劉美娜開始做直播,學了兩個月後感覺還是不行,於是只身去了當時網紅直播大本營義烏。『雖然跟百貨不搭邊,但我需要的就是氛圍和方法。在那裡我學到了很多,那裡每一個人對直播、自媒體的執著堅持和靈活氛圍感染著我。』

  回家後,劉美娜堅持做直播,從三天賣兩單到後來的上千單,她說自己悟到的道理就是堅持,把自己的想法、情懷和對土地的敬畏、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以及對五常大米品牌的保護和尊重,從各個角度滲透在短視頻裡,讓網友們感同身受,沒有套路。

  6月21日隔空喊話董宇輝,當天上了熱門,播放量達到123.8萬,『當天直播間一下子湧入2000多人,賣了16000斤大米。』

  通過這次喊話,劉美娜深有感觸:『像我們農民不投流量、沒有團隊、沒有運營,只能分到其中的一小塊蛋糕。』劉美娜認為,抖音現在更需要的是專業人纔,比如說運營。『我們願意主動拋出橄欖枝,希望有能力的大咖能看到我,找我對接。』

  『做好自己的品牌』

  與張雪和劉美娜單打獨斗做短視頻不同,1983年出生的王佳良擁有自己的3人電商直播小隊,『我們都不專業,也是邊摸索邊乾。』

  王佳良同樣選擇返鄉創業。在他開通的抖音號『大米王子』裡記者看到,所發視頻多是記錄村民生活的,『以前我們的視頻定位是鄉村生活的段子,但流量一直沒上來,這回做了調整,正在籌劃做田園鄉愁、詩和遠方、鄉村守護人等內容的短視頻。』王佳良說。

  1988年出生的張曉娜暫時不打算組隊。幾個月之前,記者就已關注了她,不是因為大米,而是因為她真誠講述生活的方式,『我想到啥就拍啥,都是家長裡短的生活,吸引點兒人帶動賣大米。』說到長遠有何打算?張曉娜說,先做好自己的品牌,尋找長期合作伙伴。

  打造田間到餐桌全程可視化銷售模式

  據五常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100萬粉絲以上的網紅約8人,10萬粉絲以上的網紅約90餘人,通過直播有效帶動五常本土農特產品銷售,將五常大米銷至全國各地。

  五常市始終把直播電商作為推動電子商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五常市累計組織了23期免費公益培訓,培訓人員達800餘人次。另外,積極對接新的銷售方式,引導農戶或企業開拓新的自媒體營銷渠道。目前,已在9個鄉鎮建設了鄉村直播間,配備專業直播設備,供村民免費使用,直播過程中可用專用導播臺切入農產品種植、收割、加工、打包、配送等多個環節的影像資料,打造從田間直到餐桌的全程可視化銷售模式,給消費者帶來更直觀的購物體驗。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