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4日訊『這個「大家伙兒」,就是我們中國一重十年磨一劍,攻破我國「卡脖子」技術難題的見證,有了它,我國核電的這一核心部件不再受制於人。』中國一重首席技能大師劉伯鳴的黨課生動且形象。他時常講述在自己入廠31年的工作經歷中,一重人如何攻克重大技術難題,打造『大國重器』,傳承工匠精神,為實現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貢獻力量。
近年來,中國一重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公司『23551』黨建工作總體思路,堅持黨的建設根基在基層、重心在基層、活力在基層,始終做到建強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為培育一批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典型,發揮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大力開展了『紅旗示范黨支部』創建活動,推動公司營銷、科研、生產等單位建立一批組織健全、隊伍過硬、活動經常、制度落實、保障有力、業績突出的紅旗示范黨支部,以創建促進規范,以示范帶動全盤,以黨建引領發展,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產業集團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2022年,一重集團(黑龍江)重工有限公司中型裝備制造廠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為了使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黨總支創建了『黨建+技術創新』展示閱讀區,在各班組宣傳窗附近規劃了展示閱讀專區,放置了『黨建+技術創新』展示櫃。『在展示閱讀區擺放黨建圖書和產品技術創新模型、圖片及創新成果簡介,廣大職工可以在工餘時間互相交流、互相借鑒、取長補短。』中型裝備制造廠黨總支書記劉新林表示,為了展示全部創新成果,對個別體型大、實物使用、加工方法創新等分別制作了模型、說明、圖片,可以直觀、全面、細致地展出創新成果,包含了《彎竄輥橫移設備制造》《缸塊利舊修復項目方案》《數控珩磨機刀具創新》《機床護罩減震支橕設計》《溧陽18輥缸塊測量輔具》等創新立項課題。
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黨建活動,中型裝備制造廠的黨員乾部不斷積累、不斷創新,優化生產工藝,解決了多項生產技術難題,加快了生產進度,實現技術創新在生產實際中有效推廣。其中,《彎竄輥橫移設備制造》打破國外壟斷,補足冶金成套軋制設備的核心部件鏈條,攻克不鏽鋼材質新型彎竄輥橫移設備制造技術,使得該產品進口價格由每噸40-50萬元,下降到了9-12萬元,下降幅度達到了75%以上,填補了國內冶金成套軋制設備核心部件『新型彎竄輥橫移設備』制造技術空白,解決了該技術卡脖子難題。2021年末,首臺套不鏽鋼材質『新型彎竄輥橫移設備』用於中鋼土耳其出口項目,一次性驗收合格,贏得了用戶的贊譽。
通過成果展示和簡介,廣大職工在工餘時間互相交流、互相借鑒、取長補短,提高了廣大職工的創造自信,為技術交流、同類推廣、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供了方便之門。半年來,通過『黨建+技術創新』抓學習、推創新、促生產,完成創新課題39項,降本創效119萬元,解決了生產中加工瓶頸,部分產品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