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髒亂差變整潔美 ——孫吳縣腰屯鄉紅望村人居環境實現『美麗蝶變』
2022-07-18 12:22:51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8日訊 孫吳縣腰屯鄉紅望村圍繞『立足清、聚焦保、著力改、促進美』12字要求,突出『六清一修一改一綠一建』主攻方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有效機制,創新方式方法,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導村民形成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群眾環境衛生觀念發生改變,農村人居環境由髒亂差變整潔美,實現了農村人居環境的『美麗蝶變』,為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邁出了堅實步伐。

  建立機制增強『內動力』

  走進孫吳縣腰屯鄉紅望村,乾淨寬敞的街道,花朵掩映下的整潔院落……一幅美麗宜居的農村田園畫卷徐徐展開。『以前環境衛生問題多,邊溝兩側雜草叢生,雜物農用具隨意擺放,垃圾污水任意排放。現在通過建機制、搞評比、重參與,村屯環境越來越好,百姓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特別高。』紅望村主任助理寧清福感慨道。

  為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紅望村建立四項長效機制,切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制度化,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制度、有標准、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建立組織領導長效機制,搭建組織體系,形成縣、鄉、村齊抓共管格局,建立季度會、月度會、每周會議制度,定期研究部署,解決具體問題。制定村規民約、門前三包制度,明確分工、網格區域,職責到人、到戶。建立環境衛生保潔機制,制定保潔員管理辦法,明確職責、工作范圍等,該村配有專職保潔員2名,保潔車1輛,吸污車1臺,垃圾分揀中心、農藥瓶回收處各1個,保潔覆蓋率達100%,實行農戶門前『三包』,做到垃圾日清掃、周清運,定點投放、定點運送。建立群眾自治機制,定期組織群眾自發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村兩委乾部包片治理,實行以片治片、以片管片、以片養片的社會化管理模式,開展『紅望村隨手拍』主題活動,哪戶收拾的乾淨整潔,或者哪裡有垃圾未及時清理,村民都可拍下發到群裡,引導村民養成參與環境整治的主動性。建立評比機制,每月組織街與街之間、戶與戶之間衛生評比,設立『人居環境光榮戶』『人居環境衛生戶』等,調動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積極性,衛生環境日益見好。

  示范引領增強『推動力』

  改習慣,不靠蠻乾靠示范。為鼓勵村民積極參與人居環境衛生整治,紅望村制定了環境衛生考核內容及標准,充分利用光伏電站收益資金惠及群眾,開展衛生評比『擂臺賽』,每月一評比、每季一獎勵、年終總體獎勵。通過村兩委嚴格的考核評比,對前3名頒發『人居環境光榮戶』,對達標戶頒發『人居環境衛生戶』稱號,並進行生活物資獎勵,全年檢查均優秀的給予現金獎勵。對衛生稍差的農戶,村乾部、駐村工作隊輪流去做工作或在微信『點名』,直至達到標准。每季度為村內62戶常住家庭發放掃帚、鐵鍬等工具作為獎勵,提昇了群眾參與率。開展評比以來,村民已經把環境衛生整治當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門前三包』已成為習慣,每天早8點前各戶自發把屋內院內、門前街道邊溝清理乾淨,群眾的積極參與有效提高了整體村容村貌,街道日益整潔、家家窗明幾淨,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日益增強。清垃圾,分類回收有『妙招』。為推動村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紅望村結合自身特點,采取簡便易行的垃圾分類方法,每天保潔員上門收集,分類投放,形成了村收集縣轉運模式。重宣傳,氛圍營造不松懈。為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紅望村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條幅、大喇叭、微信群、入戶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讓村民了解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的自覺性。在村內主要街道設立宣傳欄,公示每戶評分及光榮戶照片,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同時,在街道兩側栽種花苗1000餘棵、2000餘米,設立花箱45個,動員20戶村民發展菜園經濟、庭院經濟,設立指示牌20個,村屯『顏值』再提昇。

  鄉風提昇增強『行動力』

  紅望村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培育鄉風文明有機結合,以鄉風文明扮靚美麗鄉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抓手,踐行生態文明新風尚,切實強化群眾衛生健康教育,養成良好生活衛生習慣,通過講、教、評、幫、樂、禮六種形式,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切實增強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通過開展『五星新農家』『文明示范戶』『衛生標兵』等評選活動,積極備戰縣級『美麗庭院』創評,2020年有2戶被評為縣級『最美家庭』,2021年,共評選文明示范戶8戶,2020年以來,5戶被評為『五星新農家』。通過樹立典型,使自立自強、友愛互助、誠實守信、勤勞致富的傳統美德蔚然成風,形成人人向上向善、遵守村規民約,家家思進,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