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為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10月1日起,東北網策劃推出『我和我的家鄉』系列報道。對一直工作、生活在黑龍江的平凡人,對他們不平凡的生活,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刻畫和挖掘,感受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建設家鄉的堅定信念,以及對家鄉的深沈熱愛和深情告白。
東北網10月15日訊(記者許諾)紮根基層一線38載,他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華技能大獎、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近20項榮譽。從一個學徒工一步步成長為中國石油乙烯裝置技能專家,他就是大慶石化化工一廠裂解車間高級技師左成玉。

作為乙烯裂解壓縮機組的承包組組長,左成玉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現場巡檢,上中控室查看參數,對裝置『健康狀況』了如指掌後再開始一天的工作。
1984年,左成玉來到大慶石化化工一廠裂解車間,成為一名壓縮工段操作工。抬頭仰望著當時技術水平世界領先的石化裝置,左成玉心中充滿敬畏和向往。師傅說:『大慶石化要是條龍的話,乙烯裝置就是龍頭。這條龍舞得好不好,就看你們的本事大不大了。』

聽了師傅的話,要強的左成玉暗暗給自己定下目標:做最好的工人,做這些現代化設備的『主人』!他把流程圖貼在宿捨床頭,夜晚躺在床上看,白天起床後背,一有時間就鑽進裝置區,爬管線、摸流程,對照實踐學習。很快,左成玉掌握了全部流程。每條管線,他一眼就能判定走向、溫度、壓力和物料;龐大而復雜的壓縮機組,不論是40多套聯鎖,還是上千個測量點,他都了如指掌。
勤奮學習,練就了熟練紮實的操作技能。大慶石化年產30萬噸乙烯裝置建成開工,在做裂解氣壓縮機超速跳閘試驗時,壓縮機轉速怎麼也昇不上去,現場服務的美國技術專家急得團團轉。左成玉走上前說:『讓我試試吧。』在場的人都很詫異:一個年紀輕輕的工人,能行嗎?在周圍人懷疑的目光中,他走到操作臺前,按照操作規程的注意事項,從容操作,壓縮機的轉速果然昇起來了。美國專家豎起了大拇指,贊道:『This guy is great(這個小伙子真了不起)!』
壓縮機組堪稱乙烯裝置的『心髒』,稍有閃失,整個化工區隨時可能停車。左成玉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他像愛護自己的心髒一樣,時刻守護著這些『鐵家伙』,沒有一絲懈怠。
有一段時間,左成玉發現3臺機組的真空度一直偏高,接近報警值,嚴重影響裝置的正常運行。他帶領大家日夜攻關,先後做了20多次試驗,進行多項改動和處理,終於徹底解決了真空度高的問題,大幅降低了機組的蒸汽耗量。當年,乙烯裝置跨越『三年一修』難關,創下日產超千噸的歷史紀錄。
有人誇獎他『技術水平堪稱一流』,左成玉笑了:『其實大家能力都不差,工作也很努力,關鍵在於碰到困難時是否夠細心、夠膽量。』
為了乙烯裝置的平穩高效運行,左成玉豁出去了。那次,化工區意外起火,左成玉得知後立即趕到現場,只見裝置區內濃煙滾滾、火勢洶洶。危急時刻,左成玉趟著過膝深的消防泡沫、冒著衝天的火光摸到進料閥位置,關上了閥門,避免了一場嚴重事故的發生。
作為壓縮機組領軍人,左成玉覺得用學到的技能回報企業,盡自己所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2003年起,主動要求每年多帶幾名徒弟。至今,左成玉帶出的徒弟已有20多人,都成長為崗位操作的行家裡手,有的還走上管理和領導崗位。他們師徒銳意攻關,先後解決了生產難題100多項,提出合理化建議160多項,避免機組非計劃停車30多次,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