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農業管理中心已成為企業對外展示的重要平臺。

5萬餘人『圍觀』水稻長勢。

孫斌(右一)從手機查看水稻長勢。
黑龍江日報7月19日訊 全國5萬網友直播間裡圍觀水稻長勢,這陣仗見過嗎?這事就發生在黑龍江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稻田裡。
全國種糧大戶、全國人大代表、公司總經理孫斌在蔥蘢稻谷間對記者說:『看它們長得多好,已經進入孕穗期。』
抬頭看,田間醒目地立著四盞白色『路燈』。這『路燈』有點怪,沒燈,卻多了其它很多零部件:太陽板、風向和風速儀等,一塊LED還掛在上面,顯示著實時的空氣溫度、光照度、濕度、風速、風向等內容。
可別小瞧這『路燈』,能乾的事兒可不少。『好大米是科學種出來的。』孫斌說,『這臺智慧農業設備通過安裝在地下的土壤傳感器,可以監測到土壤裡的氮磷鉀、濕度溫度等,實現水稻各生長期的動態配方施肥和科學灌溉。土肥水管好了,纔能出好大米。』
這種『智慧』不僅用在陸地,更應用在空中。設備上還安裝了空氣和光照傳感器,可以實時感知並記錄空氣溫濕度、PM2.5含量、雨量、光照時間、光輻射等,可以實現水稻各生長期的動態氣象災害預警和生態環境監測。孫斌表示,知道了水稻露出地面這部分的環境指標,我們纔能准確把控好水稻的生態狀況,讓它們在新鮮的空氣裡和光照下茁壯成長。
『知道嗎?現在看田裡長勢的不止咱倆。我們正開著直播呢,現在有5萬多人在「雲」圍觀稻田長勢。』孫斌指了指機器上的攝像頭,並將手機遞了過來。
記者看到,手機顯示全國有5.6萬人次觀看,很多網友還在留言互動。
網友『IRIS』:禾苗長得真好!讓我們全面感受到了現代農業的科技感。
網友『清創:風中之歌』:好喜歡綠油油的。『雲種稻』真過癮!
……
全景成像技術被應用於農業生產中,實現農場實時遠程監控,360度旋轉鏡頭,讓消費者在『雲上』將田間情況看得清清楚楚。
『通過安裝在田間的智能監控器,配合智慧窗軟件系統實現可視溯源,用戶在大米包裝上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田間生產情況,還可以實時與基地負責人喊話。』孫斌告訴記者:『通過數字農業實現動態追溯分析產地生產流程和生產要素環境數據,確保農產品安全性由數據來說話。』
四臺設備被設置在企業280畝的生態鴨稻田裡。孫斌說:『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相結合,對我們來講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他進一步解釋,從生產端來講,讓他們擁有精准的科學參照依據,來指導田間生產;從消費端來講,為消費者提供可信度更高的產品;對於企業來講,則提昇了品牌知名度,更為科研育種提供了科學、有指導性的大數據參考方案。
對於智慧農業未來在企業的應用,孫斌表示,我們將通過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讓企業不斷邁向農業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