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車間。圖片由企業提供

鮮食玉米產品。
黑龍江日報7月19日訊 曾幾何時用來果腹的玉米,在科技加持下,一次次上演著由糧食向美食的轉變。鮮食玉米作為木蘭縣『一縣一品』重要支柱,如何把這個支柱做大做強,那就要在深度開發玉米『原字號』上作文章,用創新為玉米賦能,變吃粗糧為『喝粗糧』、玉米生著吃成為當下飲食新潮。
近日,記者走進木蘭縣,探尋其如何讓鮮食玉米走出了『保鮮』新路徑。
鮮食玉米喝起來
在昊偉農莊的一間辦公室裡,董事長范大偉用水果刀切開一段玉米,遞給記者說:『這是生的,剛解凍的,你嘗嘗。』炎炎夏日,記者嘗了一口冰爽的凍鮮玉米,涼爽感瞬間傳遍全身,脣齒間溢開一抹香甜的味道。
緊接著,范大偉又遞給記者一杯常溫的鮮榨玉米汁,鮮甜適口回味悠長。
『鮮食玉米像蔬菜水果一樣,具有營養價值高、口感好、附加值高、效益好、低脂高纖維等綜合優點和時尚特性。』范大偉說:『只有這麼吃,纔能夠體現出鮮食玉米真正的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鮮食玉米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鮮食玉米也逐漸向喝著吃、生著吃轉變。『去年,我們的鮮食玉米僅僅在抖音直播間就賣出了3000萬元。』范大偉興奮地說。
據介紹,鮮食玉米是近年來我省種植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我省是鮮食玉米的黃金生產帶,良好的生態環境、集中連片的寒地黑土沃野、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為鮮食玉米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生產條件。
鮮食玉米已成為木蘭縣『一縣一品』重要支柱,調整種植結構、實施『農頭工尾』的立縣主導產業。目前,昊偉農莊市值達5.6億元,企業淨資產2.6億元,帶動全縣800餘農戶、合作社種植鮮食玉米,面積超過15000畝。
食味值上找市場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鮮食玉米的口味、口感主要由五個指標組成。糖度,一般來講糖度越高,消費者越喜歡。該農莊鮮食玉米糖度是18,普通玉米大多都是3;厚度,鮮食玉米的皮比普通玉米薄;粘度或脆度,甜玉米是越脆越好,那麼粘玉米它的糯性或者是叫粘度越高越好;香氣風味指標,越香的玉米指標越高;糯性,粘度高而不粘牙。
唐玉蘭是農莊的一名化驗員,每天重復取樣,不停地試驗檢測就是她的工作。『通過試驗檢測,玉米的糖度,微生物、微量元素等理化指標都一目了然。』唐玉蘭說,全木蘭縣的水果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都要經過試驗檢測這一關,不同品種、批次、地塊的都要抽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依據各品種鮮食玉米的不同食味值,該農莊展開產業鏈延伸,由粗加工、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邁進,由農產品加工向休閑食品、功能性食品轉變。超甜玉米被加工成玉米漿、玉米飲料,變吃為喝,深受市場青睞。
『讓龍江鮮食玉米走上休閑化、健康之路。』范大偉說,針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推出鮮食玉米少女系列、兒童系列、成年老年系列、家庭廚房系列等預包裝分類四大系列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賴氨酸玉米、維他命玉米、花青素玉米、葉酸玉米等四款功能性產品也很受歡迎。
品質保障靠創新
普通玉米按斤賣,靠產量。鮮食玉米按棒賣、按毫昇賣,憑品質。
『我們鮮食玉米品種都是由歐洲引進,經過十多年對100多個品種進行本地試種,從中選取了七八個甜度不同的品種進行推廣,與農戶簽訂種植協議,訂單回收再進行深加工,從源頭就抓牢了品控,保障了產品口味統一。』范大偉介紹。昊偉農莊種植基地已通過『有機種植基地認證』『有機產品認證』。目前,已有真空產品、速凍產品、休閑產品等六大系列,包含50多個品種,其真空、速凍玉米系列產品已通過美、韓、日等國的出口有機認證,出口日本、澳大利亞、韓國、阿聯酋等十餘個國家。
談及食品安全,范大偉表示,從種植基地到中央工廠,再到市場,這幾個關鍵性節點全部通過冷鏈物流運輸,確保產品質量。同時,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餐桌全程可溯源,形成了供應鏈封閉運作模式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
作為黑龍江省鮮食玉米協會會長,范大偉認為,我省的鮮食玉米產業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和潛力。應該利用好國家政策紅利,整合土地資源,打造優勢特色鮮食玉米產業集群。同時,亟待出臺鮮食玉米全產業鏈行業標准,延伸產業鏈、提昇產業鏈,對產品進行深加工,實現全產業鏈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