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9年努力從6000畝到6.9萬畝
『紅星人』新目標:向『全域』有機農場邁進
黑龍江日報7月23日訊 在北大荒集團紅星農場有限公司,有一群人,認准一條路,一走就是19年……41萬畝耕地,有機認證面積由最初的6000畝發展到現在的6.9萬畝。今年,『紅星人』定下了新目標:到2025年有機認證面積達到30萬畝,向『全域』有機農場邁進。
19年守候認准一條路
地處世界三大珍稀黑土帶,小興安嶺庇護,烏裕爾河澆灌,松嫩平原給養,晝夜溫差提質,自然的偏愛與人的呵護,讓紅星農場從2003年就開始出產中國頂級有機產品。
回望19年的『有機之路』,走得並不輕松,卻很堅定……
2003年,農場選擇柳毛河邊開發較晚、無污染的地塊,開始了有機專屬基地的探索,這一年成為有機專屬基地建設年。
2004年,基地開始培訓人員,制定規章,按有機食品生產流程種植有機產品。
2005年,成立柳毛河有機食品生產有限公司,參加中國首屆有機展,有機產品首次亮相。
2007年,成立北大荒親民有機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親民食品』商標。
2011年,農場榮獲國家有機食品認證示范創建區。
2016年,組建哈爾濱親民貿易有限公司,開設第一家直營店。
2017年,加強管理規范,公司成為『三同』企業,產品成為『三品一標』產品。
2021年,『親民食品』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55.26億元;有機酸菜分公司包裝班組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親民公司黨支部被評為全省『基層黨建示范點』。
2022年,確定到2025年建設『全域』有機農場目標……
19年,一年一路,知難而進。四屆領導班子認准一條路,讓紅星農場成為北大荒集團『綠色有機農業核心保護區、現代化大農業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區。
三年轉換期達到嚴標准
綠色、有機這四個字背後,並沒那麼簡單。
『三年的轉換期,真的很難熬……』紅星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清澗說,想成為有機專屬基地,需要嚴格按生產流程規范種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只使用認證有機肥和生物藥劑。種植過程中深翻滅菌、合理輪作、秸稈還田、機械配合人工除草,讓作物在天然基地自然生長。
為了『養活』這塊有機基地,建設專屬基地初期,種植有機作物每畝土地承包費減半、轉換期內每畝地補助40元,虧損嚴重的每畝地還另外補貼30元至100元。
之前耕作的土地,想轉換達到專屬基地的標准,轉換期至少得三年。在此期間,產量減少,收入降低,也會讓很多人打起『退堂鼓』……然而,為了可持續發展,為了讓土地的產出提昇更多的價值,紅星農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齊雷告訴記者:『勸也好,挺也罷,總之,堅持了下來。』通過辛勤澆灌,農場被列為『國家級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和『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如今的成績,也讓當初不看好這條路的人豎起了大拇指。
多年來,紅星農場專屬有機基地相繼通過了中綠華夏、愛科賽爾、南京國環、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五洲恆通五個認證機構的有機認證。
天然氧吧,寒地基因,國家認證,匠心種植。從基地到產品,龍頭企業帶動基地發展是紅星農場有限公司的產業探索之路。2007年,農場成立了北大荒親民有機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親民食品』商標。此後,隨著加工能力的不斷增強,北大荒親民公司陸續建設了有機酸菜、豆醬、面粉和掛面加工廠,注冊成立了有機酸菜分公司等5個分公司,年加工能力達2.4萬噸。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基地按照『集中管理、統一經營、一品一模、訂單收購』的模式進行經營,田間作業基礎整地、施肥播種、中耕、液肥提質增產、病蟲害預防直至機械收割,均采取統一標准化管理。有機原料實行統一運輸、儲存和清選,清選後的原料按照不同品種、等級分別入庫存放。集約化的生產模式最大程度保障了原料的安全和優質,確保了每一種食材的自然、純真和優選。
基地按照『龍頭企業+農業科技服務中心+規模家庭農場』的全產業鏈模式進行管理,對內逐步擴大有機基地認證面積,對外帶動分公司各農場基地擴增,到2025年,計劃輻射帶動周邊農場增加有機認證面積20萬畝;到2035年,與周邊農場形成100萬畝有機基地集群。
產地到產品做真有機
在親民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隔著潔淨的玻璃窗,記者看到一個個白鋼超級『大鍋蓋』成了廠區觀光的獨特風景。親民公司董事長王學良告訴記者,每個『鍋蓋』都是一個60噸的酸菜醃制白鋼罐的頂部,這些醃制酸菜的白菜全部產自農場自己的有機專屬基地。
『這些蔫吧、不好看的葉子都會被切掉。』清潔車間,工人鄭美玲和王君正在清潔已經醃制好的酸菜,稍有不好的葉子都被切掉淘汰,只有60%的產品產出,為的就是給消費者最好的產品品質。
從基地、原材料、到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紅星農場有限公司達到了全流程有機綠色,這份專注,纔打出了自己專屬的有機品牌。農場憑借『紅星酸菜』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親民品牌蟬聯『中國品牌年度大獎有機食品NO.1』,榮登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品牌價值55.26億元。
紅星農場創新『龍頭企業+種植基地+規模家庭農場』的有機農業經營體系,僅在基地種植方面,2021年就聯結種植戶1870餘戶,增收1000餘萬元。並嚴格落實北大荒集團『雙控一服務』戰略,通過集團化采購的方式降低投入成本;通過與商貿集團等企業進行訂單種植,增加2000畝有機紅小豆和3000畝有機高粱種植,調優基地種植結構;全部有機原料由親民公司進行訂單收購,保障產品銷路。
紅星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焦偉告訴記者,依托『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兩個『一號工程』,今年,紅星農場有限公司投資9000餘萬元加大數字農業平臺、高標准農田、有機倉儲及其配套設施等項目建設,鼓勵職工投資700萬元引進8臺智能除草裝備,實現6大有機作物高標准種植,通過規模化經營模式絕對保障了『做真有機、真做有機』,為擴大有機專屬基地面積奠定基礎。
紅星農場有限公司正通過延長產業鏈、健全創新鏈、提昇價值鏈、做實供應鏈,走出自己獨特的『紅星』有機之路,實現打造全國頂級全域有機農場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