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5日訊(黃昕茹 記者 楊帆)入伏的哈爾濱,天氣變得愈加悶熱。近日,在哈爾濱站內,2624次列車准時在站臺停穩,站停時間只有10分鍾。上水員姜擎拖著長長的水管,迅速衝向車輛上水口,插管、開栓、關栓、拔管一氣呵成,額頭上掛滿汗珠。
姜擘是哈爾濱站上水班組的值班主任,2002年當兵轉業的他來到哈爾濱站上水班組,一乾就是20年,說起上水作業的變化,他如數家珍,打開了話匣子。

姜擘正在工作。
以前的上水井和水管是分離的,每次上水前需要手動將水井與水管連接,上水完畢還要清空水管內的水,稍一不留神就會造成夏天一身水,冬天一身冰,天天洗個冷水澡。現在好了,新的設備膠管自動回縮,管內存水自動倒出,不僅不用擔心賤一身水,還節省了作業時間。
一節車廂25米左右,為了確保車廂趟趟滿水,姜擘和班組伙計們要在10分鍾內完成3節車廂上水,為確保趟趟滿水,他們壓縮工作時間最短至5分鍾。以百米賽跑的速度奔跑在上水流線上,高溫蒸出的汗水早已濕透了他們的衣衫。
『這不算什麼,剛工作那會兒,上水列車排列非常緊密,經常是上完這趟車就要跑去給下趟車上水,有時連續好幾個小時纔能返回間休室。』姜擘說,那時還不是高站臺,線路間是石砟,上水員經常崴腳,伴倒摔傷,現在的車次安排很合理,一次作業一次出場,每次作業都有固定的行走路線,平整的步道板讓伙計們走起來更安全。
姜擘介紹,以前上水完畢後,上水員是不能離開的,需要原地等候列車開走後方可離開,現在由於動車組速度較快,為了保證列車行進中上水員的安全,上水員需要在作業完畢後離開作業區,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也可以讓上水員們回到間休室調整好狀態為下一節列車上水作業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