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挖掘潛能打造生物經濟新基地
2022-08-10 10:54:3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 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我省從發展全局角度對生物經濟做出頂層設計,提出打造『生物經濟新基地』的全新目標。搶抓生物經濟變革機遇,做大做強生物經濟,是打造龍江新一輪經濟增長新引擎、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利用後發優勢實現換道超車的重要戰略途徑。

  深挖潛力,激活發展動能

  我省生物資源豐富、創新資源富集、醫療資源雄厚、產業資源聚集,合作資源廣泛,生物經濟發展空間較大、潛力深厚。深度挖掘我省生物經濟蘊藏的潛能,放大資源優勢,是推進我省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

  深挖生物資源潛力,以信息技術助推傳統模式轉型昇級。推動促進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深度融合創新,構建智慧發展體系,將是我省生物經濟提質昇級的最大助力。應加強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和系統性布局,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於新藥研發領域、智能醫學影像、醫療機器人等新產品開發,以及『互聯網+醫療』和大健康服務領域。尤其依托我省發展生物農業的天然優勢,推動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溯源等數字技術貫穿於農業生產鏈的各個環節,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著力搶佔科技競爭和產業競爭制高點。

  深挖人纔資源潛力,以人纔紅利助推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我省擁有一批生物技術領域頂尖科學家和領軍人物,要充分釋放我省人纔的紅利,就要不斷完善科技創新人纔發現、培養、激勵機制。

  首先,緊密結合科研實踐,建立高質量人纔自主培養體系。通過承擔和完成生物經濟重大科技任務,成功鍛造出一批高水平創新團隊和領軍人纔。其次,圍繞學科領域布局和高水平團隊建設,加強原始創新人纔和青年人纔培養,構建完備的人纔梯次結構。再次,堅持開放創新,突出事業需求,凝聚『高精尖缺』人纔。加強人纔引進的規劃和系統布局,面向全球引進和使用各類人纔資源。同時,突出目標導向,完善人纔評價機制,以創新能力、質量等為重點,建立人纔價值評價體系,以人纔資源聚合助推產業發展。

  深挖群眾需求潛力,以市場為導向引領生物經濟新方向。生物經濟的發展要打破傳統供給側的發展模式,以需求側為導向,以我省優質資源為依托,面向人民群眾『醫』『美』『食』『安』的新需求,推動生物經濟轉變發展方向。

  強化創新,發揮科技引領作用

  科技創新是生物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橕,也是我省加快發展生物經濟的核心路徑。因此,要結合龍江的優勢和特色,加大創新力度。

  利用創新平臺促研發力度。通過我省得天獨厚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布局和加快本地科研院所學科建設等方式,加強重大理論、原創技術、前沿交叉學科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促進原始創新;通過支持企業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加快突破生物經濟相關產業的關鍵共性技術;通過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引進和培育研發外包與服務機構,促進創新資源開放協同。

  利用全產業鏈促創新合作。針對我省生物產業鏈條短、創新藥物少,專利新藥、高端食品、生物基材料等高端產業鏈培育不足等問題,從全產業鏈角度提昇產業創新能力。上游產業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足技術要素短板。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集中力量突破產業鏈薄弱環節。中游產業聚焦技術改造、擴大產量,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以產品、技術更新換代促進企業昇級。下游產業聚焦產業鏈各環節對接,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聯合上游設計與中游生產,促進良性產業閉環形成。

  以成果轉化促應用實踐。推動成果轉化,促進科研成果的商業化應用和產業化生產。整合資源,發揮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園區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資引技引智力度,吸引更多國內外高端企業、優秀人纔團隊到我省投資發展生物產業。

  優化服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打造生物經濟新基地,離不開優良的營商環境。應通過加大市場開放力度、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規范和下放審批權限等舉措,為生物經濟發展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和營商環境,不斷將改革部署落實落細。

  構建包容審慎監管體系。生物產品種類多、鏈條長,涉及管理部門多,要圍繞形成生物產業良性發展的創新鏈、產業鏈,統籌生物技術產品生產、流通和使用各個環節,對生物經濟產品協同監管。建立適應生物經濟發展的管理體系,同時打造包容的創新環境,努力形成寬容失敗的績效評估、金融資本支持和社會文化氛圍。

  完善組織協調機制。統籌各級各部門力量,形成上下協同推進生物經濟發展的工作體系。同時,充分利用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政企溝通。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黑龍江省行政學院)】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