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短道速滑國家訓練營開啟,任子威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冰場。在今年2月舉行的北京冬奧會上,他收獲了兩枚金牌。如今,展望2026年米蘭冬奧會,他正全力奔向下一個目標。
『每一天都力爭做到最好,纔會離夢想更近一些。』訓練營開營儀式上,任子威用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勉勵年輕運動員。登上冬奧會冠軍領獎臺的路,任子威走了多年,熱愛與拼搏深深鐫刻進他運動生涯的每個階段。夢想成為現實,初心依然澎湃,他說:『希望為自己、為短道速滑國家隊拼出更加精彩的未來。』
『咬著牙也要拼,一定要拼到最後』
每次被問起當初為什麼選擇短道速滑時,任子威總會笑瞇瞇地說:『真的喜歡,也享受在冰場上馳騁的感覺。』憑借這份熱愛,他總會拼到最後一刻。從小到大,他都是大家公認『最努力的那一個』。
北京冬奧會開幕後首個比賽日,任子威與隊友武大靖、曲春雨、范可新、張雨婷奪得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冠軍,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首金。之後,他又在男子1000米決賽中奪得冠軍,實現了中國隊在冬奧會該項目上的突破。
『當國歌奏響、國旗昇起的時刻,那種榮譽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每次回想都會熱淚盈眶。』任子威說,這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站上賽場就要為國爭光』,這個信念一直鞭策他奮力前行。
男子1000米決賽中,隊友武大靖示意任子威衝刺的一幕,感動了無數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任子威說,自己其實也竭盡全力,但隊友的鼓勵激起了他的斗志,『咬著牙也要拼,一定要拼到最後。』
關鍵時刻頂得住、豁得出,這份實力與底氣源自多年的刻苦努力。備戰北京冬奧會的日子裡,任子威和隊友們面臨著多重考驗。『有時候覺得訓練累,堅持不下來,就讓自己再咬牙頂一頂。』任子威表示,『過程做好了,纔會有好的結果。』
『這些年,拼盡全力已經成了我的一種習慣,不單是我,整個中國短道隊,拼搏精神一直在傳承發揚。』
『為了實現夢想,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
從懵懂少年,到平昌冬奧會上初出茅廬,再到北京冬奧會上收獲兩金,任子威的成長之路由他為自己設定的一個個目標組成。在奮力追尋冬奧冠軍夢想的過程中,他喜歡腳踏實地,走好腳下每一步。
任子威7歲接觸滑冰,剛開始他也會偷懶,總被爸爸批評。『後來每次訓練,爸爸都在旁邊監督著,慢慢地,咬牙堅持就成了習慣。』
小時候,為了兼顧學業和訓練,他每天清晨5點起床到冰場訓練,下午放學後還要練到天黑纔回家。肯付出、能吃苦,他很快在同齡隊員中脫穎而出。
2010年、2011年,任子威兩次受傷骨折,運動生涯差一點終止。打著石膏躺在床上的日子裡,他有過對未來的懷疑,卻發現自己始終放不下對短道速滑的熱愛。『在父母和啟蒙教練的鼓勵下,我一邊慢慢康復一邊重拾信心。為了實現夢想,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最終,他堅定地選擇了重回冰場。
2014年,任子威入選國家隊,成為當時隊裡最小的隊員。那一年,他收獲了一個外號『大象』。那是時任國家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給他起的,她覺得任子威給人一種勇往直前、難以阻擋的感覺。不久,埋頭苦練的任子威就迎來了嶄露頭角的機會。
2015年,任子威奪得了個人首個世界杯冠軍。2018年平昌冬奧會,他與隊友一起獲得男子5000米接力銀牌。『第一次參加冬奧會,我真切地感受到為國爭光的含義和肩上沈甸甸的責任。』任子威說。
提起在北京冬奧會上取得的優異成績,任子威表示,付出的一切都值得。『曾經覺得時間過得很慢,訓練很累,但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每一天訓練、每一場比賽都很重要,進步和成績都是一點點積累的。』一步一個腳印,任子威在奮斗中實現了蛻變。
『希望能起到帶頭作用,幫助年輕隊員成長』
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任子威獲得『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榮譽稱號。他說,這份榮譽是肯定也是鼓勵,『我會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訓練,回報祖國。』
北京冬奧會結束後的假期裡,他沒少對比賽進行總結復盤。他有著自己的思考,『歐洲運動員實力提昇很快。現在我們需要放平心態,虛心學習,努力訓練。』
休假期間,任子威還參加了一些公益活動——前往小動物救助站奉獻愛心,投身防疫一線擔任志願者。『只有自己去做的時候,纔能體會到志願者們的辛苦。』賽場之外,任子威也在不斷豐富著人生體驗。
隨著米蘭冬奧周期開啟,任子威重回熟悉的訓練場。『希望能起到帶頭作用,幫助年輕隊員成長。』他說。
在任子威的心裡,對未來也已有了初步規劃:『接下來兩年的任務是保持好狀態,控制傷病。米蘭冬奧會還是希望衝擊金牌。』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
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比賽後的一幕,讓任子威至今仍感觸頗深:『中國隊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拿到冠軍後,我看到一些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志願者一直在唱《歌唱祖國》,讓人十分感動。我覺得,我們這代年輕人應擔起肩負的責任,為祖國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