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大興安嶺:好生態推動好產業 好產業帶來好日子
2022-08-20 07:5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閆捍江 張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興安美景。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十年間,森林覆蓋率實現持續增長,達到85.24%;

  十年間,全面完成國有林區改革,56年的政企合一體制徹底打破;

  十年間,瞄准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綠色低碳產業快速發展,轉型振興迸發新活力;

  ……

  黑龍江日報8月20日訊 大興安嶺是國家生態安全保障區和木材資源戰略儲備基地,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堅持生態優先,興產業、惠民生,文旅、『雙寒』、電商等產業一路『快速奔跑』,十年來,大興安嶺以『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豪情壯志加快轉型振興步伐,使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正在變為『金山銀山』,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越來越秀美、越來越牢固。

  築牢生態最美底色

  盛夏時節,通往縣區的公路兩側美景如畫,一排排挺拔整齊的綠樹,五顏六色的花草吐著嫩蕊,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穿行其中如同進入油畫世界。美麗的畫卷,得益於多年來大興安嶺全區上下全力推進生態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興安嶺地區大力加強生態建設,特別是2014年全面停止木材商業性采伐後,由木材生產全面轉向生態建設。歷屆地區主要領導多次強調,發展產業上項目,絕不能破壞森林資源,絕不能觸碰生態紅線,確保綠色永駐。

  秉承這一戰略思路,大興安嶺地區強化『防』,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在宣傳教育、火源管理、督查力度、預警監測、業務培訓、通信保障、航空消防、撲火准備、防火投入等方面逐年加大工作力度,措施落實到位,實現了人為火不發生、雷擊火不過夜。

  嚴加『管』,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讓亂墾濫佔、非法采集、亂捕濫獵等違法行為無所遁形,堅決守住生態紅線。放大『育』,保質保量完成森林撫育、果材兼用林栽植和景觀廊道建設任務,助力全域旅游發展。堅定『治』,全面完成燃煤小鍋爐淘汰、改造任務,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污染防治攻堅戰,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穩定運行、達標排放,河湖『清四亂』提前完成銷號任務。

  一項項舉措,築牢了資源保護防線,讓生態報表成績斐然:十年間,有林地面積、活立木總蓄積、森林覆蓋率實現持續增長,森林覆蓋率達到85.24%,建立自然保護區31處,擁有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創建基地。

  2020年4月2日,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掛牌成立,結束了56年政企合一的歷史。大興安嶺全區上下牢固樹立『大林區、一體化』理念,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項目建設、經濟社會民生等工作協調推進,呈現出政企同心、上下同欲、共謀發展的良好態勢。

  好生態推動好產業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大興安嶺始終以『兩山』理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遵循,借國家大力支持大興安嶺轉型振興發展的良好機遇,這兩年,大興安嶺地區主動探索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的創新舉措,寒地試車、裝備制造業測試,寒地生物產業研究、寒地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加快,全區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持續提高。

  全區上下積極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今年上半年經濟社會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統計數據顯示,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指標增速名列全省中游,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3%,位居全省第7位,高於全國1.8個百分點,高於全省1.5個百分點。

  作為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大興安嶺地區森林和濕地等重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每年7828.89億元。地委、行署、林業集團公司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發展碳匯經濟、爭取生態補償等方面攜手蓄勢發展。

  開發森林碳匯項目,探索生態補償新路徑。目前,全區已開發建設了圖強、十八站、松嶺、西林吉4個林業碳匯項目;在全國已審定公示的83個林業碳匯項目中大興安嶺佔4個,在已備案的15個林業碳匯項目中佔2個,成為碳匯項目最多的地區。

  『雙寒產業』發力新賽道

  立足優勢,大興安嶺地區將寒地生物產業和寒地測試產業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的主打產業,地委、行署發揚務實作風和實乾精神,在新興產業領域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之路。

  地處最北的漠河充分發揮極寒地帶特色,重點推進車輛測試、電力測試、建築御寒材料等寒區測試產業,重點招商引資企業——漠河紅河谷寒地試車基地項目總投資1.07億元,分兩期開發建設,目前基地擁有10%坡道、15%坡道、20%坡道、ABS對開路面跑道、棋盤路、冰雪圓環跑道、越野道、障礙路面等40餘種試驗道路。

  目前,依托『寒溫帶天然藥庫』和『冷資源』發展寒地生物、寒地測試產業,出臺激勵政策、爭取優惠政策,鼓勵林區職工和群眾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積極爭取國家級中藥物流樞紐基地建設,為健全完善寒地生物產業鏈打牢基礎;積極打造『一核一心多場』寒地測試空間布局,協調推動寒地產業園建設和認證中心組建,構建寒地測試產業體系。

  『冷資源』變成『熱產業』

  降雪早、雪期長、雪量大、雪質好,發展冰雪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大興安嶺冰雪旅游持續昇溫,『冷資源』正在變成『熱產業』。每到冬季,天南海北的游客們在這裡欣賞冰雪之美,坐一坐古老的馴鹿雪橇,乘著馬爬犁、大膠輪車、雪地摩托、雪地越野車激情馳騁。

  依托最北地理、最冷氣候、最純空氣、最奇資源和積淀深厚的文化資源發展文旅產業,大興安嶺提出『最北、最冷、最純、最愛』四大旅游『賣點』,全區基本形成了找北探源、界江覽勝、冰雪挑戰、濕地觀光、森林康養、森林自駕、浪漫尋愛、激情漂流、徒步穿越等多元化的旅游產品體系。

  近兩年,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大興安嶺科學謀劃冰雪產業,大力開發冰雪旅游產品,從冰雪資源、冰雪旅游向冰雪產業華麗轉身。今年年初,地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牽頭起草了《支持冰雪經濟發展若乾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明確八個部分43條扶持政策,全力推動冰雪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實現『白雪換白銀』。

  項目建設『快進』向未來

  在項目建設上,大興安嶺按下了『快進鍵』,今年圍繞『雙寒』確定了重點推進項目124個,總投資超30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超50億元。松嶺鉬礦、飛虎山鉛鋅礦、國邦北藥、富加鐵路提速改造、新興公路改擴建、漠河機場改擴建、G111和G331國道4G網絡全覆蓋……這些大項目的實施將為林區實現轉型發展注入新血液、增添新動能。

  轉型發展中的大興安嶺經濟蒸蒸日上,經過十年的發展,全區已引進培育寒地漿(堅)果企業24家,打造電商產業園11個、孵化企業148家,通航、汽車、電力、建築等新興寒地測試體系逐步形成,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33家,擁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三類5個,『中國北極藍莓』被認定為全國唯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域,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9.2萬畝。

  展望未來,大興安嶺將在綠水青山間定調發展底色,走好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