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2日訊 為黑土地交織密網,讓龍江聯通世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取得突破,一批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十年來,我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200億元,綜合交通網總裡程增加1.3萬公裡,達到18.5萬公裡,全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初步形成。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由『瓶頸制約』向『總體適應』的跨越,以鐵路為主乾、公路為基礎、民航和水運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綜合立體交通網不斷完善,為建設『六個龍江』提供重要基礎設施支橕。
時空在拉近,腳步變輕盈,十年間交通發展的日新月異讓龍江人出行習慣不斷改變,愈見清晰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已經成為龍江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高鐵成環
打造省內一二小時交通圈
8月12日,家住牡丹江的林文新踏上了牡丹江至佳木斯的D7981次列車,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給孩子准備的玩具外,林文新只帶了一個水杯。『現在回家兩個多小時就到了,跟公交車一樣,越來越方便,咱輕裝出行。』
林文新乘坐的牡佳高鐵是去年年底建成通車的,正是由於它的通車,今年春運,一張『哈爾濱至哈爾濱』的車票,刷爆朋友圈,吸引了廣大網友關注。
牡佳高鐵開通運營後,與哈牡高鐵、哈佳鐵路相連,省內高鐵形成了哈爾濱至牡丹江、牡丹江至佳木斯、佳木斯至哈爾濱的環線,將牡丹江、佳木斯、雞西、七臺河等29個車站連結成環。
而隨著牡佳高鐵的開通,雞西、七臺河、雙鴨山等城市也加入京哈高鐵『朋友圈』,雞西至北京列車運行時間由原來的29小時縮短至8.5小時,進一步便利旅客出行。
今年,恰逢黑龍江高鐵網建設第十年,十年間,高速鐵路實現歷史性突破,通車裡程達1374公裡,居全國第16位。
哈大、哈齊、哈牡、哈佳、牡佳等高鐵相繼開通運營,基本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輻射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的『一小時、兩小時』交通圈,東部地區高鐵成網閉環,高鐵網連通8個地級市,龍江近三分之二人口享受到高鐵服務,正步入高鐵時代。
高鐵不但改變了龍江人的出行方式,還拉近了龍江與全國各大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哈大高鐵已聯通東北、華北、華中、華東等主要城市,通過中轉換乘可以通達國內所有高鐵城市。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為龍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路暢民悅
公路建設交織密網
在賓西開發區今麥郎面品哈爾濱有限公司的成品面存儲庫房裡,自動碼垛機將一箱箱方便面從傳輸帶上取下、碼好,工人們用叉車將面運到貨車上,貨車從廠區開出,沿著寬闊平坦的公路運輸到客戶的手中。
今麥郎門前的路是省道S209,也是我省普通國省乾線公路三年質量提昇專項行動中的去年完工路段,公司工作人員說,過去因為路不好,物流車輛需要在常規價格的基礎上加錢,路況好了,能為企業節約5%的拉運成本,廠區外還新修建了停車場,能滿足貨車和員工車輛的停放。告別了過去的坑坑窪窪,沿線企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普通國省乾線公路三年質量提昇項目總裡程3133.2公裡,覆蓋全省12個市(地)、63個(縣)市,維修規模之大、受益人口之眾前所未有,也讓沿線群眾走上了舒心路、滿意路。
再看高速公路,去年10月,我省最繁忙、最重要的南下出省大通道,省內首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京哈高速拉林河(吉黑省界)至哈爾濱段改擴建項目交工通車。這也是我省高速公路提檔昇級的『裡程碑』工程,完善了我省物流運輸通道,構建起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的京哈走廊。
記者從省交通廳了解到,我省公路總裡程16.8萬公裡,較2012年增加9300公裡。全省高速公路總裡程達到4520公裡,連通12個市(地)和38個縣(市),打通與吉林、內蒙古6個省際出口,連通綏芬河、同江、黑河、撫遠等國家一類口岸,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4小時高速公路交通圈。一二級公路裡程達15864公裡,較2012年增加4720公裡。
公路建設為振興龍江經濟、推進重大戰略實施做出了重要支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暢通了『中蒙俄經濟走廊』通道;助力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完善了糧食生產運輸通道;服務新型城鎮化戰略,暢通了省際、城際通道;服務旅游產業,推動旅游交通融合發展。同時,我省積極打造與鐵路、軌道交通等多種運輸方式相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建成了集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中轉換乘功能於一體的哈爾濱哈西、綏芬河等綜合客運樞紐站,有效提昇了綜合運輸銜接轉換效率。
龍江空港
讓旅客從家飛世界
上午11時許,大興安嶺加格達奇機場航站樓逐漸熱鬧起來,拖著行李箱、戴著墨鏡的游客,拎著大包小包的當地居民,三五成群,等待著廣播通知。
『乘坐MU5198前往哈爾濱、北京的旅客請准備好登機……』廣播聲響起,松散的人潮開始緩緩流動,這樣的場景,暑運以來每天都在加格達奇機場航站樓出現,『坐上飛機去遠方』已成為常見的出行方式。
然而,就在2012年6月前,這還是夢想。
此前,大興安嶺加格達奇一直沒有被航空網覆蓋。2012年6月19日,加格達奇機場的開通運營結束了不通飛機的歷史,縮短了城市間出行時間,改變著當地居民的出行、生產和生活,載著老鄉們奔向日新月異的未來。十年來,我省新建運輸機場4個,機場總數達到13個。
同時,黑龍江機場集團積極推行『乾支通、全網聯』服務模式,推廣『一票到底、行李直掛』中轉無懮的通程航班服務,激活三、四線城市的需求潛力,讓旅客從家飛世界。黑龍江機場集團旅客吞吐量也從2012年的1093萬人次上昇到2019年的2508萬人次。
十年來,民航戰略支橕作用在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凸顯。『目前,黑龍江機場集團開通國內國際航線341條,已經形成了以哈爾濱為中心、輻射全國重要城市,延伸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和歐美主要國家的空中交通網絡,有力保障了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黑龍江機場集團市場營銷部負責人說,哈爾濱機場已被定位為國內10個國際航空樞紐之一,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國際航空樞紐。至2035年,哈爾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80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達120萬噸,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達到1800萬人次,向國際航空樞紐目標邁進。
融入全國,聯通世界,不斷織密的交通網正在助推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未來五年,我省交通系統將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推動率先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著力構建『五縱兩橫一邊』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和『10出省、7出境』對外聯通格局;實施交通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基礎設施數字化、出行服務網絡化、物流組織智能化,以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帶動全產業鏈創新;挖掘區位優勢,依托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積極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加大交通節能減排力度,加強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鼓勵綠色出行,推動交旅融合;建設人民滿意交通,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昇交通運輸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讓交通運輸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廣大群眾,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服務打造『六個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