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 | 給錢就能代辦養老保險?假的!警方揭穿新型養老詐騙!
2022-08-29 10:07:00 來源:平安龍江建設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辦公室在全國范圍內將15個典型案例列入重點掛牌督辦案件。其中,牡丹江市公安局破獲一起養老詐騙案件,收取十萬元輕松辦理養老保險。

  去年8月份,家住牡丹江市寧安市石岩鎮52歲的房某報警,稱了解到陳某可以為他人辦理養老保險,在60歲後每月可以領取約2000元保險金。於是房某找到陳某,給了她10萬元,請她為自己代辦養老保險,但是時間過去半年,養老保險依然沒有辦下來,他覺得自己被騙了。

  房某:

  她跟我說挺把握的,以後老了退休了一個月能開兩千多塊錢,我挺相信她的,就湊了12萬給了她,親戚朋友借了點,自己有點,湊了錢都給她了。

  警方結合當地相關政策了解到,農村戶口一次性補交十餘萬金額,也無法辦理養老保險。

  寧安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二中隊中隊長 楊殿宇:

  經過我們初步調查,作為一個農村百姓一次性拿這麼多錢出來辦養老保險,很明顯與現在的政策不符,對方已經存在虛構事實,存在詐騙的嫌疑。

  於是,警方找到陳某,原本以為是一個點對點的詐騙行為,然而聽了陳某的陳述,令警方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陳某:

  我沒有拿(房某的錢),我把錢都給了能辦這個事的人,而且我之前也找那個人也辦了養老保險,我也給了他十多萬,後來周邊的鄰居、親戚知道我在辦養老保險,也都找我辦這個事,一共有五六十人吧。

  寧安市公安局局長 樊澤科:

  發現她本身也是一個受害人,她收到錢後,把錢給了另外一個人,我們通過對這個案件的梳理,發現涉及這個案子人員比較多,而且大部分都在農村,而且都是孤寡老人,他們拿這個錢都是東挪西湊,都是借。為了辦理養老保險,我們決定成立專案組,開展專案調查。

  給錢就能辦理養老保險 豈料『能人』竟是騙子

  警方了解到報案人房某和中間人陳某收到的錢,都給到一個叫齊某的男子手中,而對齊某進行偵查後發現,他手中的資金遠不止陳某交給他的金額,就是說他還收了另外一些人的錢。

  寧安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大隊長 卜岩:

  通過公安機關深度研判,發現與陳某一樣充當中間人的還有兩人,中間這三人對齊某詐騙一事並不明知,隨後我們發現寧安被騙的50多人,已經上昇到牡丹江、哈爾濱、包括農墾,涉及到80餘人。

  警方結合對犯罪嫌疑人齊某的審訊和走訪發現,這起案件是一起針對牡丹江市周邊地區農村老年人的詐騙案件,這起案件受害人數多、平均年齡大、文化水平低、分布范圍廣,初步查明,齊某通過虛構事實取得他人信任,並承諾為他人辦理養老保險,騙取被害人錢款共計5802000元。民警介紹說,在該案辦理中難點不是案情的研判和審訊等,而是來自受害者被騙群體。

  寧安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二中隊中隊長 楊殿宇:

  百姓受害人不願意與警方配合,主要原因是:一些受害人認為自己有可能還能辦成養老保險,另一部分人他就認為,報案了,嫌疑人被抓了,這個錢能不能返回來。

  警方提醒:提高防范意識不要輕信他人

  目前犯罪分子對老年人實施詐騙,主要是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開展養老幫扶,特別是代辦養老保險等騙術,提醒廣大老年人還是應該擦亮眼睛,提高自我防范意識。

  牡丹江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支隊長 金日權:

  大多數老年人防騙意識薄弱,防騙能力不強,針對詐騙手段,特別是花樣翻新的新興網絡詐騙,缺乏辨別能力,在騙子的花言巧語之下,稀裡糊涂掉進陷阱。

  警方也提醒廣大老年人,不要輕信他人,要提高防騙意識,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牡丹江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支隊長 金日權:

  天上不會掉餡餅。投資理財需謹慎。老年人不能輕易相信外人,不能隨意透露自己的相關信息。提高識別防騙伎倆和套路的能力。年輕人,要常回家看看,對家裡老人講講防騙知識,幫助老年人有效防騙,讓不法分子呢,不敢騙,不能騙,騙不了。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