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在廣袤的黑土地上追夢 ——黑龍江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人纔創業
2022-08-29 14:54:11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大學畢業後在外工作的幾年常在國內外旅游,感覺家鄉的山水美景一點也不遜色,甚至更好,於是我決定回來創業,發展鄉村旅游。』在黑龍江省寧安市小朱家村,返鄉創業的程連坤說。

  近年來,黑龍江省發揮資源優勢,通過產業吸引和營商環境的優化為人纔創業發展提供機遇和廣闊的舞臺,包括程連坤在內的一批創業者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奮斗追夢。

  現代農業有乾頭

  出生在佳木斯市的90後大學生李孟,現在是一名新農人。

  上大學時,李孟在假期經常到父母在佳木斯農村經營的葡萄采摘園幫忙。她發現這裡的經營方式非常原始:『園區20多個人沒一個會電腦,記工時都是畫叉,開工資點現金……在電梯、樓宇上打廣告宣傳,錢沒少花,效果並不好。』

  『拿出一個棚666棵葡萄樹做公益,只要連續三天在朋友圈轉發果園公眾號的鏈接,就可以在秋天收獲一棵葡萄樹的果實。』李孟嘗試網絡營銷。『葡萄白送人,這不瞎折騰嘛。』工人十分不解。

  沒想到僅七天便有1.8萬人關注,葡萄樹全部被認領,就連葡萄棚對面的80塊閑置菜地也以每塊1500元的價格被搶購一空。一場網絡營銷不僅收獲了大批忠實的客戶,還賺到了十幾萬元。

  嘗到甜頭,李孟又開展『線上參與、線下體驗』,推出定制配送和會員服務。她種植的嘎拉果柿子、桃子、車厘子,銷往北京、蘇州、上海、無錫等城市。經過幾年的發展,李孟的公司在黑龍江省擁有400畝種植基地。

  『黑龍江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近些年,隨著黑土地保護上昇到國家層面,黑土地獨有的價值逐漸被大眾熟知,黑龍江的農產品成為綠色、健康的代名詞。』李孟希望更多年輕人能看見這塊寶貴的資源,並加入新農人的隊伍中來。

  龍江旅游大有可為

  『海林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小時候我們經常去河邊撈魚,到林間采野果,聽著楊子榮智擒座山雕的故事長大。』回家鄉牡丹江海林市創業的李雲祥說。

  近幾年,黑龍江省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以辦一個會興一座城的理念,每年由一座城市承辦全省的旅游產業發展大會,2021年正好輪到牡丹江市承辦。李雲祥在海林市領導的誠意邀請之下,回到海林市謀劃林海雪原風景區、橫道歷史文化街區和七裡地生態民俗村等文旅項目規劃建設。

  走進海林市七裡地村,蒼山流嵐,裊裊炊煙,修葺一新的村捨極具東北特色,街道兩側經營著煎餅鋪、豆腐坊、老酒館,吸引游人品嘗體驗。

  旅游帶動七裡地村實現蝶變,大批外出務工人員回到村裡就業,原來的貧困村一躍成為鄉村旅游『標杆村』。

  『海林市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聚力打造「林海雪原」旅游品牌,借此東風,我們正在加快林海雪原度假區和橫道冰雪風情小鎮兩大核心項目建設,力爭打造游客向往的四季旅游度假目的地。』李雲祥說。

  『黑龍江省的旅游資源太豐富了,特別是把冰雪經濟作為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之一,未來冰雪旅游產業一定大有可為,正是乾事創業的好時機。』李雲祥表示。

  好環境助力踏實創業

  在撫遠市黑瞎子島鎮東安村的紅海植業蔓越莓基地裡,大片的蔓越莓長勢喜人,工人們穿梭其中,進行除草、噴水等田間管理。『今年種植面積達到4200畝,產量將大幅提高,除鮮果和果脯加工外,我們還研發了蔓越莓的口紅、面膜等其他系列產品。』該基地總經理李峰說,『當初選擇來撫遠做這份事業真選對了。』

  蔓越莓原產北美,因其豐富的營養越來越受到國內消費者青睞。但在我國,蔓越莓規模種植很少,加工企業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鮮果。國內市場供應不足,讓李峰看到了蔓越莓種植的巨大商機。

  『在國外學習了兩年,回國後在各個積溫帶進行了實驗種植,三年多的時間在全國各地考察,2014年正式將種植基地落在撫遠市。』談及原因,李峰說主要看中兩個好環境,『生態環境好,適宜蔓越莓的種植;營商環境好,市委書記與企業結成幫扶對子,各部門現場辦公為企業解決建設發展難題,讓我們心無旁騖,踏實乾事業。』

  在政府的扶持下,種植基地從無到有,從小變大,除一期4200畝外,二期預計發展到3萬畝。『為了回饋當地,我們建立了「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最大限度帶動當地貧困戶穩定增收。』李峰表示。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