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航天員出艙,又有咱龍江智慧!
2022-09-03 07:28:07 來源:東北網-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9月1日晚,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順利出艙,這是航天員首次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在這場歷史性的出艙活動的背後,也有龍江智慧。

  航天員陳冬:我是01,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1日18點26分,身著藍色飾帶艙外航天服的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第一個出艙。19時09分,身著黃色飾帶艙外航天服的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

  航天員劉洋:曙光,我出艙了,感覺很好。

  9月2日0點33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密切協同,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陳冬、劉洋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在長達6小時的出艙活動中,航天員身上穿著艙外服系統,這個系統由我國自主研制,是航天員『太空行走』時生命安全最重要的保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為艙外服系統提供了多種傳感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軍工部四室副主任傅巍:航天員艙外服系統是由眾多傳感器組成的,其中『生理背心』是由49所研制的,它主要是由呼吸、心電、體溫等傳感器組成的,它主要的功能是實時監測航天員出艙活動中的生理參數。我們還研制了壓力、溫濕度、流量等傳感器,為艙外服內的環境參數提供了有效數據,為航天員的順利出艙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空間站『明星』部件之一,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劉宏院士、謝宗武教授團隊和中科院長光所聯合研制的小機械臂順利完成第一次單臂支持航天員出艙作業任務。相比於核心艙配備的大機械臂,小機械臂更加精巧,采用了7自由度對稱構型,臂長近6米,最大負載3噸。航天員出艙活動期間,小機械臂順利將航天員准確、穩定轉運至作業點。助力航天員先後完成了問天艙擴展泵組安裝、問天艙全景相機抬昇、艙外自主應急返回驗證等任務,極大提高了出艙作業效率,降低了出艙作業風險。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