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黑河片區崛起『6+N』跨境產業集群
2022-09-04 07:3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邵晶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4日訊 黑河自貿片區獲批三年來,以對外開放為重點,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建設『6+N』跨境產業集群,推進自貿園區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多區聯動、多點突破,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

  獲批三年來,黑河自貿片區進出口貿易額累計完成181.6億元,以佔黑河城區56.4%的面積,集聚了全市90%以上的生產企業,貢獻了95%的貿易額。2019年9月17日至2022年8月29日自貿區范圍內共注冊2558家企業,注冊資本107.9億元。

  如今,一個營商環境優良、貿易投資便利、高端產業集聚、服務體系完善、監管安全高效的高標准高質量自貿片區,正在中國東北部邊境崛起。一批具有龍江特色的制度創新成果,正為全國自貿區建設奉獻可復制、可推廣的『黑河樣本』。

  『明天自卸車裝船,後天掛車裝船。』8月29日,利源達集團總經理霍慶芳正和業務人員通電話。簡單的通話,折射出黑河自貿片區進出口貿易的活躍度和增長態勢。據介紹,這家專用車出口企業,出口量較去年大幅增長,日前,出口車輛『自行』式通關完成了首批試驗。

  差異化制度創新 加快成果落地

  成立三年來,黑河自貿片區首創推出典型案例105項,其中34項獲全省復制推廣。2020年,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多倉聯動』創新模式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中俄跨境運輸車輛『一站通』綜合查驗管控新模式獲海關總署備案。『黨旗引領、創新自貿』黨建引航工程,入選全國首屆自貿區黨建創新典型案例。2021年,『創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設』案例入選國務院印發的自貿試驗區第四批18個『最佳實踐案例』。

  在自貿片區二公河園區,黑龍江國際商貿有限公司中藥材進口、加工和研發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這是一個和自貿區發展同步的跨境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也體現了制度創新成果為企業帶來的利好:2019年了解自貿區政策信息,2020年著手建項目,2021年開工建設,今年底項目將建設完工。『因為自貿片區設立,黑河口岸准予進口中草藥種類增加,得到這個信息,作為黑河市最大的醫藥企業,我們決定建這個中藥材加工和批發的項目,期間我們作為企業主體,協助完成了全國首單進口低風險中草藥通關的創新試驗。』公司董事長王曉理說。

  『我們建立聯動創新機制。爭取更多主體參與創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38個,參與創新的部門達到55家,市場主體也積極參與制度創新。』黑河自貿片區政策法規局局長尹紅梅說。『創新跨境集群建設』新模式,持續推動產業項目保持集聚發展態勢,境外3個園區入駐企業75戶。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多倉聯動』數字化集運新模式,有效緩解跨境電商物流運輸成本高、速度慢等問題,打通了跨境數據與跨境產業間的鏈接。建設邊境倉5個,海外倉13個,哈爾濱、蘇州、義烏、煙臺等中繼倉投入使用,多倉聯動規模不斷擴大,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園交易額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長。全國首創『自貿E貸』『邊民貸』,開發『油畫貸』等金融產品。首創推出具有銀聯功能的電子邊民卡,12.2萬人次獲益,國家興邊富民政策得到落實。2021年跨境人民幣結算22億元。

  建設國際大通道 發展跨境產業集群

  發展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綠色食品、商貿物流、旅游、康養、沿邊金融六大特色產業集群,培育跨境農產品加工、進口中藥材加工等一批特色產業的『6+N』跨境產業集群規劃形成,綠色食品、機電制造等產業已見雛形。在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產業方面,中石油、中石化、歸尚能源等企業已謀劃能源和化工項目,新材料加工產業產值同比翻倍。新絲路木業境外木材儲運基地投入運營,打造『兩國雙園』新模式;跨境中草藥7家加工企業進駐,其中4家企業通過GMP認證獲得藥品生產許可證。在跨境裝備制造產業上,利源達集團年產5000輛專用車生產線運營,300多款車型取得俄羅斯OTTC認證。發展跨境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利用互貿進口商品落地加工政策,豐德恆泰糧油加工、國源大豆食品加工等農產品加工項目具備投產條件。培育數字和冰雪產業,加快移動數據中心、鏈盟IDC大數據中心、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項目建設,推動黑河寒區國際汽車研發試驗基地建設,打造黑河特色的試車產業集群,帶動國際冰雪旅游、中俄冰雪賽事等產業。獲批『十四五』期間國家首批陸上邊境口岸物流樞紐、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黑龍江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黑河片區。

  掛牌三年來,黑河自貿片區對外開放載體引擎作用不斷釋放,對外貿易、果蔬出口、跨境電商交易等指標均佔全市的90%以上。建成省內功能最完善互貿交易點,保稅物流中心(B型)實現1210和9610等多種模式通關,『三關合一』功能完善。電商直播基地和邊民『互市貿易+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區建成投入使用,跨境電商園保持年均遞增22%。完成全省首批俄羅斯進口大豆邊民互市貿易落地加工壓力測試;創新試驗全國首單進口低風險中草藥通關和全國首家互市貿易落地加工中藥材GMP認證企業建設,互貿進口商品落地加工企業達17家。

  優化營商環境 為市場主體賦能

  黑河自貿片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賦能,對標世行標准,與普華永道合作查找環境問題集中整改。推出『一站式』涉外服務專區、『照後證前』審管聯動機制、『綠色審批通道』、『一審N承諾』等特色營商品牌。開展589項省級賦權承接工作,梳理擬申請市級賦權事項,完成區級36項賦權劃轉。『我們建設片區獨立的會客室模式的大廳,搭建自貿區專屬政務服務受理平臺,整合省市區賦權,事項受理以全鏈條一件事的模式集中打包辦理,進一步提昇企業辦事的體驗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黑河自貿片區行政審批局局長張紅介紹說。

  『中俄跨國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審批服務』獲評省營商局『全省十佳案例』;建設『會客廳』模式政務審批大廳,按『一件事』模式提供『全科、全流程無差別綜合受理』;推出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制定《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手冊;全省首開『跨省通辦』服務,推出多地『跨省通辦』聯動辦理,頒發全省首單『跨省通辦』營業執照;企業注冊時間縮短至0.5天,實現企業注冊『零』收費;『跨境貿易』『獲得電力』『申請建築許可』三項指標領跑全國。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