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3日訊 他是『黑龍江省第三屆百名農民創業之星』、『齊齊哈爾市勞動模范』、『黑龍江省職工創業標兵』、『黑龍江省優秀農村實用人纔』、『鶴城技術能手』……40年來紮根東北黑土地,用技術栽植果樹踐行熱愛,用堅守攻克難關填補空白,用初心拓展合作推動發展,幫助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
聽說過種苹果樹的,但您聽說過『盆栽苹果』嗎?是的,您沒聽錯,就是把苹果樹種植在花盆裡。位於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的齊齊哈爾市金碧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1200畝的寒地黑土上,就有這樣的『盆栽苹果』12萬株,照看它們的主人就是齊齊哈爾市金碧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丁士純。

老丁整理自家的『榮譽牆』。
他是創新創業的先行者
丁士純出生於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永興鎮治本村,父親是當地有名的果木種植技術員,從小跟在父親身邊的他,在果園長大,對果木有著特殊的感情。15歲初中畢業後,丁士純到果園給父親打下手,成為了一名小技術員。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他與父親拿出自家承包田中的10畝地栽植果樹,不斷提昇果樹種植技術,積累經驗。1992年,時值梅裡斯鄉大力發展果木園藝經濟,到永興鎮考察並招納賢士。20多歲的丁士純毛遂自薦,落戶到小八旗村。按照鄉裡規劃,他在小八旗村搞了一塊20畝地的苹果試驗園。
苹果樹在黑龍江的寒土地上是很難越冬的,丁士純就栽植匍匐苹果,像葡萄藤一樣的枝乾爬行伸展在地,秋天用土埋上就可以越冬。三年果樹掛果,無銷路的苹果衝淡了他內心的喜悅。迫於生計,丁士純把苹果園改成李子園,培育30畝苗木基地,套種矮顆蔬菜,飼養家禽,用家禽除草,把糞便肥田,果園裡撲殺的蟲子再反過來喂食家禽。科學綠色的種養模式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同時,深受消費者和客商的歡迎。在水果客商的啟發下,他緊抓商機,第一時間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搞嫁接,豐富果樹品種,擴大果園面積,到2013年果樹品種增加到十幾個,果園面積也擴大到100畝,年水果產量達30萬公斤,收入達60餘萬元。

老丁的『盆栽苹果』。
他是寒地黑上的追夢者
在寒地栽植苹果,丁士純一直都沒有放棄。發展李子園的時候,嘗試比較耐寒的花牛苹果沒成功。2000年,他嘗試更為耐寒的寒地富士苹果也沒有成功越冬。當年兒子的一句話讓老丁有了更高的追求,『那時兒子還小,就說了一句,爸爸如果咱們把苹果樹栽到花盆裡,冬天搬進屋裡不就能過冬了嗎?』心裡不服輸的老丁從兒子的這句話受到啟發。
2009年,丁士純在電視上看到南方的盆栽葡萄,便開始琢磨盆栽苹果。不懂盆栽技術,他就上網查,通過網絡了解到遼寧省法庫縣登仕堡村丁永安是當地有名的果樹種植大戶,對盆栽苹果有獨到的研究。丁士純立刻動身前往,沒想到,長途跋涉700公裡卻吃了閉門羹。
內心渴望學習技術的丁士純沒有放棄,正趕上丁永安家嫁接盆栽果樹,買了工作服的他,到勞務市場以80元一天,低於市場勞務價格順利來到丁永安家的果園做工,7天的工作,盆栽苹果技術的要領被他完全掌握了。真誠的丁士純臨走前來到丁永安面前坦白了自己的行為,丁永安被他求知若渴的進取精神和想促進寒地苹果產業發展的行動所打動,最後無償贈送丁士純200穗盆栽苹果母本和200穗嫁接盆栽苹果的矮化碪GM256。
帶著所學技術和丁永安的囑咐,丁士純在更為寒冷的嫩江九三農場搞起了盆栽苹果試驗,當年8月,利用贈送的母本和矮化碪GM256,培育1000株寒富盆栽苹果,經過三個冬天的適應期,2013年寒富盆栽苹果成功培育。該項技術成功填補了黑龍江寒地露天栽植苹果的空白。
他是致富路上的領路人
致富不忘桑梓情,傾力回報家鄉恩。2018年,寒地露天栽植苹果項目通過齊齊哈爾市金碧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功吸引10名貧困戶加盟合作。貧困戶作為合伙人出土地、出勞力,丁士純等6名股東出樹苗、出技術,取得的收益按三七分,貧困戶分七成,實現了合作社規模擴大、貧困戶增收致富雙贏的局面,積極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按照『合作社+脫貧戶』帶共贏模式,擴展合作版圖。目前,合作社總經營面積達到700.86畝,基地遍布全省26個市縣,主要分布在齊齊哈爾的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克山縣、依安縣、甘南縣;黑河的嫩江縣;雙鴨山的集賢縣;佳木斯的樺川、樺南;哈爾濱的雙城市等地,輻射面積280畝,年育苹果苗達40萬株,李子苗達150萬株,2021年合作社純收入達229.22萬元。增加就業崗位800餘個,人均增收超過5000元。
在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丁士純為有創業夢想的農民搭建創業平臺,現聯合會會員達到110人,聯合會以生產綠色優質農產品為主導,涉及種植、養殖、加工等多個領域,成功注冊『梅聯綠農』商標。作為全省農民創業典型的他,積極在全省各地開展巡回演講,介紹創業經驗,以此激勵廣大農民朋友乾事創業,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增收致富。

園區工人正在修剪『盆栽苹果』。
他是把苹果樹變成『搖錢樹』的人
9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的齊齊哈爾市金碧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園區。
進入園區,記者便被滿園的盆栽苹果所吸引,每一株小樹上都已經掛滿了果實,老丁看到記者便滿臉笑容地走上前來。說起自己的盆栽苹果,老丁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現在還沒有到打開袋子的時候,過幾天打開再曬上三天,就上糖分了,就好吃了,現在還沒有成熟。』
『原來大家吃的都是南方苹果,信不著咱東北的苹果,認為不能好吃,等再過兩天我這果子下來了,你們再來嘗嘗!』老丁信心滿滿地指著一株掛滿苹果的盆栽。『如今,咱東北寒地黑土上種出來的苹果,也能銷往全國各地,吃了的人也能豎起大拇指了!』
雖然在其他人看來,老丁的事業已經小有成就,但在老丁看來,自己仍然有著想要繼續完成的夢想。『一個人的富裕並不叫富裕,我希望用我的盆栽技術幫助更多的村民,讓大家都能賺到錢,都能富裕起來,這就是我最大的夢想。』
老丁提到,當初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將他招引到此,給他好政策,幫助他搞試驗,他纔有機會成功地把苹果樹變成了『搖錢樹』,所以,作為一名老黨員,他要為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獻禮,要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堅持回饋家鄉,幫助更多的人富裕起來,譜寫農村致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