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大地:美麗河湖回蕩綠色音符
人文黑土,詩意棲居。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完善水治理體系的重大舉措,為黑龍江省實現生態經濟轉型昇級帶來重大機遇。
以水為媒『示范河湖』花紅果碩
黑龍江省以國家級示范河湖建設為契機,在全省13個市(地)遴選20個重點河段和湖泊,開展省級示范河湖建設,推進河湖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2021年9月8日,黑龍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強化河湖長制工作方案》,持續推進河湖綜合治理,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致力於建設造福龍江百姓的健康河湖、美麗河湖、幸福河湖。
松花江佳木斯段是全國17個首批示范河湖之一,是東北地區唯一代表。以松花江佳木斯段綜合治理為標尺,打造讓人民滿意的幸福河湖,全省同步開展20個省級示范河湖建設,先行先試、樹立樣板。
2020年4月,牡丹江、湯旺河段分別入選黑龍江省公布的第一批示范河湖建設名單。牡丹江示范段全長180公裡,實施農業『三減』面源污染整治、水源地整治保護專項行動,建設牡丹江江南新城區污水處理工程、牡丹江市河湖水系連通工程、沿江景觀群維修養護及綠化工程、江心島維修養護及綠化工程,致力建成防洪護民河、景秀親民河、稻香富民河、文化惠民河、冰雪醉民河。湯旺河示范建設中一個主要亮點就是以生態、文化為核心,提昇當地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從養育一方人,到點綴一座城。

綜合治理生態河湖橕起宜居『綠廊』
全省各地致力於加強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推進水美鄉村和水系連通試點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齊齊哈爾市探索建設河湖綠色生態廊道,構建『一縱十橫、四道一帶一地』總體格局,佳木斯市實施城市水系綜合治理與水生態修復建設,逐步實現『引江入城、碧水互通』。
引綠創城,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哈爾濱外灘生態濕地園區臨江依水,完整保持了原野風貌,依地制宜建造的橋廊、棧道、觀景臺榭,古朴典雅,與濕地景觀巧妙相融,堪稱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現實樣板。寶清縣的河流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歷經3年,縣域15條河流水質顯著改善,撓力河流域寶清段水質由Ⅳ類提高到Ⅲ類。天府景區、鳥語湖公園、彩雲嶺民俗風景區等依河而建,兩岸的垃圾場、采砂場、養殖場變成了休閑園林。
高質量發展水利風景區帶來『魚水效應』
潛心建設,持續推進,讓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為幸福河湖、水美龍江代言。
2022年5月,黑龍江省河湖長制辦公室、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黑龍江省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致力於推動各地水利風景區與城市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深度融合,探索推進水、文、旅、農、康等多領域融合發展的『水利風景區+』模式,讓『水生態』催生『水效益』。同時,將水利風景區納入河湖長制管理體系,加強對水利風景區動態監管。

為助推水利風景區建設,黑龍江省切實推進江河湖庫治理,頂層設計超前一步,在全國率先建立庫長制,全省注冊登記水庫全部落實庫長責任人。推行河湖長制以來,黑龍江省致力於龍江大水面漁業的優質水產品申報『兩品一標』認證,促進大水+生態漁業規范發展。持續實施漁業品牌戰略,打造『龍江魚』『龍江蟹』等中華區域公用品牌。積極推動大水面漁業經營收入反哺河湖、水庫、濕地等水域的管理與保護,確保良性循環、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