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牢記囑托·北大荒改革發展這五年之改革篇 『二次創業』再出發 農業航母交出新答卷
2022-09-21 07:5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斌 劉暢 王菲 孫志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興凱湖農場抓住晴好天氣加快收割豐產的水稻。

  

  黑龍江日報9月21日訊 前進的智慧、向上的力量、思想的光芒,常常蘊藏於先行者的足跡和歷史的轍印之中。回望北大荒75年的開發建設史,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始終與共和國戰略發展同頻跳動。

  5年間,從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到運行高效的現代企業制度的艱難探索,更為北大荒的發展史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奮進的偉力源於囑托,前行的偉力來自使命。

  2016年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考察調研時,為北大荒把脈定向、掌舵領航,擘畫了加快建設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形成農業領域航母的『三大一航母』宏偉藍圖。2018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又親臨北大荒考察,對北大荒改革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昔日,負擔沈重的北大荒,亦農亦工、亦政亦企,如今的它輕裝上陣正全面打造集糧食生產商、產品制造商、農地運營服務商、糧食和農產品貿易商於一體的國際化現代農業企業。

  『改革釋放了制度紅利和發展活力,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集團經濟效益逆勢上揚,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穩步提昇,職工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開創了全新的發展局面。』北大荒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感慨地說。

  思維之變:『破冰之旅』這樣開始……

  7月26日,2022年世界品牌大會暨2022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發布會上傳來喜訊:北大荒品牌價值突破1700億元;秋日,北大荒沃野飄香,又是一個豐收季……

  目前,北大荒集團每年糧食調出量穩定在400億斤以上,約佔黑龍江省調出量的60%,約佔全國省際間可調配總量的20%,糧食商品率在95%以上。北大荒,這個『具有中國特色新型國際糧商』正積蓄新動能,向世人展示著『農業航母』的非凡實力。

  實現政企分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體制之變、治理之變,更是思維之變。這次改革是墾區史上最為深刻的體制變革,從根本上解決了農墾何去何從的重大問題,實現了墾區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高效運行的制度體系。在農墾改革創新的探索中,留下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5年前的北大荒人,還在思索『破冰之旅』如何開啟?

  人往哪裡走,錢從哪裡來,社會如何穩定?改革最主要的難題擺在面前。

  如何把農墾總局的行政職能交出去,同時保證人員的有效安置?艱難的探索從此開始。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解放思想是一種破舊立新的膽識、敢於解決問題的勇氣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墾區結合農墾改革各關鍵點,將解放思想貫穿於改革中,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為農墾改革營造良好環境、匯聚強大正能量。

  一場場解放思想的頭腦風暴在北大荒持續掀起。

  2018年1月31日,墾區『進一步解放思想促改革』主題教育活動啟動;8月,北大荒集團總公司(農墾總局)黨委辦公室印發《『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深入解放思想深化農墾改革』主題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11月,《墾區開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實施方案》的通知印發……

  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討論,不斷激發廣大領導乾部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墾區集團化取得突破性進展來之不易。2018年初,由115名優秀乾部組成的11個北大荒集團新體制模擬運行小組迅速進入工作崗位,履行集團總公司的企業經營職能,為做實北大荒集團打下了堅實基礎。6月28日,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九三分公司營業執照在九三管理局頒發,標志著這個管理局繼所屬11個農場有限公司全部掛牌之後,在農墾改革方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12月3日,經國務院同意,授權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對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標志著黑龍江農墾改革翻開了嶄新的一頁。12月16日,一個讓北大荒人難忘的日子。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掛牌成立,標志著黑龍江農墾從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整建制地轉入集團化企業化管理體制,實現了墾區改革發展的新突破,進入了墾區全面振興的發展階段。

  移交政府行政職能,實現政企分開;分類實施事業單位改革,實現事企分開;移交辦社會職能機構,實現社企分開。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全面完成,新型農業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已經確立,農業綜合產能持續提昇,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完善,農業投入品集團化運營步入正軌,23家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相繼落地……北大荒集團歷經了改革發展史上最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五年。

  五年間,一個個改革的關鍵時間節點串起北大荒發展的『路線圖』。

  ——2020年7月,經國務院同意,將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界定為『主業處於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國有企業』;

  ——2020年12月,北大荒集團不再加掛農墾總局的牌子,標志著農墾體制改革任務全面完成;

  ——2021年8月,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召開第一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實施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建設工程的決定》,聚焦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加快補鏈延鏈強鏈,不斷推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昇級……據統計,29622項農墾系統政府行政職能全面完成移交;1063家事業機構分六類全部實施差異化改革;863個農墾社區及162.3萬居民全部納入屬地政府管理;集團總部實行集團化公司化運行,原農墾9個管理局整體改制為集團分子公司,原113個農(牧)場整合為108個農(牧)場有限公司。

  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領導科學》總編輯曾業松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北大荒的農墾改革產生了新的動力,新的機制,讓企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北大荒改革發展等路徑和經驗尤其寶貴,值得借鑒,對於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特別是推進農業經營制度的創新完善,將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春光在北大荒做『鄉村振興和農墾現代化研究課題』時對北大荒的改革發展很有感觸:『我們來了北大荒三次,北大荒發展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種探索。北大荒在不同的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北大荒的發展是農業產業化帶動城鎮化,這應該是一種新的探索,對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提昇帶來積極作用,而且在墾地融合中對當地的農業帶來發展和希望,北大荒的一些經驗是可以推廣和借鑒的。』

  創新之變:改革紅利加速釋放全面激活發展潛力

  創新農業經營管理體制、創新土地管理方式、創新經營思路,推動農場實現鞏固增盈、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建立『鏈上黨建』模式……

  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事例,一個個亮眼的成績,都見證著北大荒的改革紅利正加速釋放。

  一片片高標准農田、一處處現代化農業設施、一棟棟智能溫室大棚、一臺臺無人駕駛農機……北大荒集團正書寫著一份農業提質、現代化農業高速發展的實踐報告。

  8月10日,在2022世界5G大會上,『5G十大應用案例』公布,作為農業行業唯一入圍項目『大國糧倉』——龍江5G數字農場榜上有名!充滿科技感的『數字農場、無人化農場』從虛擬走進現實。

  回顧數字農場項目的來時路,正是北大荒集團運用大量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農業設備的數字化建設之路。現代大農業改寫了春種、夏管、秋收的節奏,譜寫出北大荒集團『十八連豐』、糧食總產量460億斤的豐收樂章。

  在建三江分公司二道河農場有限公司,通過在田間設置采集設備高清攝像頭獲取葉子圖像信息,通過給生長中的水稻『拍照掃描』結合田間環境信息,經過後臺雲服務系統的高效智能診斷,根據葉子的長勢,對種植戶的栽培技術和植保技術做出指導。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防病、什麼時候除草?農戶只要在家掏出手機看看就知道了。

  一粒米的分量有多重?改革中的北大荒給出了新的答案。

  2022年2月,《北大荒集團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方案中提出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行動、實施種業創新攻關行動等舉措。

  在墾豐種業總經理劉輝的辦公室,談起種質資源管理系統,劉輝表示,墾豐種業堅持創新驅動,拓展營收新領域,到2027年將實現種質資源庫庫存資源13萬份以上,培育主營作物品種20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100億元。作為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和進出口業務於一體,具有完整產業鏈、多作物經營的現代化大型國有控股種業公司,墾豐人對未來充滿信心。

  改革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更多人充分享受改革紅利。五年來,北大荒集團大力培育新業態,支持產業創新和靈活就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做大吸納就業『蓄水池』……讓改革發展成果普惠更多職工群眾,向著實現共同富裕目標不斷邁進。

  山河的鮮食玉米、鶴山的酒用高粱、慶陽的黑米、克山的馬鈴薯……北大荒集團在全力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推進特色產業發展,積極探索『一場一業、一場一特』的發展新模式,一個個特色專屬基地,勾勒出了一幅產業興、企業強、職工富的美麗畫卷。

  北大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楊寶龍說,五年來,北大荒集團緊緊圍繞『三大一航母』宏偉藍圖,形成了『1213』高質量發展工程體系,推進全產業鏈建設,創新市場營銷方式,不斷提昇品牌價值和產品市場競爭力,建設好大基地,培育好大企業,做強大產業,邁出了從『大糧倉』到『大廚房』的堅實一步。

  深化之變:做好改革『後半篇文章』北大荒再書傳奇

  告別舊體制,踏上新征程。改革後的北大荒,雖然轉變了體制機制,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許多壁壘需要打破,真正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任重道遠。改革的『後半篇文章』如何做好?

  化『難點』為『拐點』。北大荒集團黨委知難而進,以三項制度改革催生企業發展新出路。

  2020年底北大荒集團啟動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繼續深化改革做好改革『後半篇文章』。進一步完善新體制新機制,把制度紅利轉化為強大發展優勢,在構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創新經營管理等方面作出許多有益探索和實踐:按照『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原則,加快推進三項制度改革。

  據介紹,2020年底以來,共選配93名擅長戰略規劃、市場營銷、品牌建設和資本運作等方面能力的管理人員進入各級企業領導班子,建立優秀年輕企業管理人員人纔庫儲備人纔841人。

  『短短三年時間,我們打了個翻身仗。我們的林業行政職能正式移交寶清縣政府後,農場不再行使林業行政權力、不再具有林業行政職能。我們迅速從行政管理思維轉為市場經營思維,成立了農林牧綜合服務中心,中心依托農場有限公司12萬畝林地、9000畝水面、3200畝耕地等優質資源,開展了相關經營項目。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既實現了分流人員有去處、收入有保障,又實現了企業有效益的經營目標。』北大荒集團五九七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尚聯合說。

  北大荒集團黨委(擴大)會議報告中提到,全面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總體要求時要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著力構建高效的運行體系和有效的監管體系,按照『集團公司+產業公司+農(牧)場子公司』的要求開展常態化改革,以問題為導向,把改革的經驗做法轉化為制度化成果,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歡迎來到馬鈴薯智慧農場!』近日,在北大荒集團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克山農場有限公司,智能巡田機器人實時傳送診斷決策、無人農機在田間中耕植保……在克山農場有限公司智慧農業指揮中心電子屏前,能看到科技范兒、數字化已經融入馬鈴薯種植管理全過程,坐在辦公室裡輕松一鍵就可以了解作物長勢。

  『自2020年9月,北大荒薯業集團與克山農場有限公司實施「產業公司+基地」一體化改革以來,發展動力十足、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初步構建起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自主可控三鏈協同的新格局,以體制機制改革加速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北大荒薯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軍旗介紹,改革以來,以統籌調配實現種植地塊規劃科學化,以組團聯動構建土地經營發展新模式,以統一管控提昇種植標准化作業水平,以節本增效推廣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模式,以科技示范厚植農業服務體系優勢,以數字賦能打造中國馬鈴薯智慧農業典范。

  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目前北大荒集團唯一一家主板上市公司,不斷強化內部管控,通過管理實踐形成了《內控手冊》《治理制度匯編》《文件匯編》三本內控工具書,其中的嚴禁賒銷、嚴禁出借流動資金、嚴禁違規擔保、嚴禁私設分支機構等制度一經執行就立竿見影,企業運營質量和效益逐年提高,一舉實現了扭虧為盈。

  為服務大局而探索,為胸懷天下而闖關。建立糧食安全戰略核心區,打造中國最大糧食生產商;建立創新發展引領區,打造中國最大農產品制造商;建設融合發展試驗區,打造中國最大農地運營服務商;建設國際合作先行區,打造中國最大糧食和農產品貿易商,新時代新征程,在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壯美的現代農業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