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綏芬河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百姓,特別是自貿片區設立三年來,綏芬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對接國際高標准,推進制度型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設立片區政務服務中心,成立片區行政審批局,簡化辦事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實現提速40%,提昇了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審批局綜合窗口。
持續優化建設項目審批服務
綏芬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設立項目審批服務綜合窗口,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小前臺、大後臺』服務模式,通過『黑龍江省地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辦理。優化審批流程,實行『一站式』審批。采用『窗口受理,後臺辦理、窗口反饋』的聯動模式,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網上辦、快速辦、智能辦』;建立部門『協同辦理』機制。加強項目前期審批,建立健全營商局、發改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協同辦理』機制;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通過黑龍江省地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受理,采用自由貿易試驗區行政審批局統一印章,實現窗口接件、線下審批、窗口發證新模式。通過流程再造,辦理建築許可時限由原來的120天壓縮至36天;實行『承諾即開工』審批制度。大力推行『容缺受理、容缺辦理』,對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承諾即開工』審批制度,以『標准地』形式為符合片區產業發展方向的社會投資工業類、倉儲類項目辦理開工手續。企業通過辦理『承諾即開工』後,即可先期開工,手續在承諾時限內完成即可;對重大項目推行首席服務官。指定專員負責項目全程服務,全程跟蹤重大項目整個流程,領辦幫辦,既提高了項目審批的效率,又溫暖了辦事企業人員的心。

工程項目建設審批系統。
閉環服務體系全方位保障企業落地落戶、加快發展
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內,北大荒豐緣(綏芬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俄糧綜合加工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搶抓黃金施工期。據了解,該項目於今年7月12日正式開工建設,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目前項目整體進度已達到50%以上,預計10月末就可以試生產。北大荒豐緣(綏芬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說,『綏芬河為我們這個項目成立了專班,直通市直各部門,辦理開工相關手續時,實施了全程包保,專人跟蹤服務,保障了項目的順利開工,堅定了我們長期在綏投資發展的信心。』

北大荒豐緣(綏芬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俄糧綜合加工項目建設現場。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江源介紹,綏芬河自貿片區管委會聯合綏芬河海關,指導企業開展四自一簡、分送集報、保稅研發、先入區後報關等優惠政策,企業享受到政策的紅利尤其是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政策疊加的紅利,大幅壓縮通關時間,減少通關手續,實現海關業務秒辦及秒通關。『我們還將繼續為企業服務,開展保稅展示交易,通過區內加工+區外展示的模式,提昇企業品牌的知名度,指導企業開展保稅擔保業務,通過擔保公司+銀行模式,開展海關事務擔保,減少企業資金佔用,做足沿邊文章,助力綏芬河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王江源說。
截至目前,綏芬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公布『辦事不求人』清單1247項,『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1455項,整合梳理情景式『一件事』100項,全市政務服務1513項全部錄入省一體化平臺,實現應接盡接、應上盡上。網上可辦事項可辦率達100%,零跑動事項達到80%,進一步推動了辦事環節更簡、流程更優、效率更高。
綏芬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局長紀琳說,綏芬河市堅持打造『辦事不求人』政務服務品牌,構建『親清』的營商氛圍,設立企業綜合服務窗口,開展俄籍企業和個人特色導辦服務,免費為企業發放『企業開辦大禮包』,提供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下一步,綏芬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將加快『數字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強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為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橕和保障。(綏芬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