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黑河版——黑河市高質量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2022-09-27 14:54:43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27日訊『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經驗』,是新時期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的典范。近年來,我市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國家級試點建設為契機,積極豐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調防結合,夯實基層基礎,細化治理單元,構建多元化多渠道基層治理新體系,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黑河版。 2021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9%,排名全省前列;遜克縣衛東村連續36年無信訪、無黃賭毒、無刑事治安案件,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國平安建設典型』;愛輝區小烏斯力村夯實『微網格』,推進鄉村善治,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黨建統領源頭預防矛盾風險

  堅持黨建統領,形成協同共治強大合力。我市積極強化自治強基、德治教化、法治保障作用,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鄉鎮(街道)、矛盾不上交,把黨的政治優勢最大程度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優勢。 實行村(社區)黨支部1名支委聯系指導10名黨員、1名黨員聯系幫帶5至10戶的『1+10+N』機制,建立『五老』人民調解組織,及時解決群眾煩心事懮心事鬧心事。全面實行法調、檢調、公調、裁調、訪調對接,推進『一站式』服務和調解結果司法確認。2021年以來,全市各級調解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2.1萬次,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527件,調解成功率達95.8%。全面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多形式多渠道普及法律知識、強化法律意識,形成全民守法濃厚氛圍。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維護婦女兒童和老年人權益、整治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失信敗德活動,持續開展文明鄉鎮、平安村創建活動,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全市文明村鎮創建率達71%以上,平安村創建參與率達100%。

  法宣前置管服結合構良序

  群眾路線走得越實,『楓橋經驗』的旗幟就能越擦越亮,我市全面加強基層治理網格化、科學化、法治化建設,打通基層治理堵點、痛點、難點。 出臺《黑河市關於加強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的意見》,劃分3774個網格,配備網格員3774名,推進30家市直部門677人以及各級職能部門力量下沈網格,實現治安、查違、城管等13大類、37中類、254小類社會事件的日常巡查、分級報送、分派流轉、處理反饋、回訪評價、結案歸檔等全周期閉環治理。大力推進『雪亮工程』,縣(市、區)城區主要街面、進出城口,鄉鎮、村屯(社區)主要進出口等重點部位全面安裝高清監控攝像頭,在全省率先實施機場、車站、口岸、商場等交通樞紐和人員密集場所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和人證票采集驗證系統建設。圍繞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先後制定出臺了《黑河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黑河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黑河市城市供熱用熱辦法》等多部法律規章;在全省率先制定《城鄉社區網格服務管理條例》,已進入人大立法程序,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將納入法治化軌道。

  科技引領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

  治理重心在基層,治理重點靠服務。我市積極建強用好服務平臺,努力把服務送到家、抓徹底、做到位,讓群眾更省心、更安心、更暖心。

  全市6個縣(市、區)和76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綜治中心,月均化解矛盾糾紛500餘起。遜克縣綜治中心實體化、規范化、標准化建設經驗做法在全省復制推廣;孫吳縣創新推行『小魚易連』線上調解,被評為國家無信訪縣;五大連池市全力打造『網上律師事務所』,為群眾提供一對一的遠程視頻對話、語音諮詢和文字交流服務。

  構建『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屯(社區)』四級城鄉網格服務管理體系,整合綜治網格信息平臺、城管12319熱線、12345市長熱線等資源,創新『網格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方法,實現信息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市通過網格化信息平臺流轉事件、處置問題、訴求7000餘件(次)。

  建立『1、3、5分鍾』快速反應處置機制,著力打造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信息平臺。將『一社區(村)一警(輔警)』工作納入社會治安防控信息平臺建設,全市78個社區配備社區民警287人,佔派出所警力的52%,567個行政村『一村一輔警』達到全覆蓋。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