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檔案館深入持續開放檔案資源,今天依法向社會公布館藏歷史檔案31798件。本次公布檔案為民國時期黑龍江省民政廳檔案,包括規章制度、財稅金融、闖關東、抗疫賑災類別內容,這些檔案具有鮮明的龍江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價值,為研究民國時期黑龍江地區社會治理、經濟發展、民風民俗提供了新的文獻史料和檔案支持。
黑龍江省檔案館館藏民國時期民政廳檔案(包括部分晚清時期民政司檔案),主要記錄了1909年至1932年間民政廳各類政務往來文件,包括外事管理、氣候變化統計、人事任免、賑災救濟等日常事務類檔案。反映了當時民政廳機構變革歷程、政務職能行使全貌,再現了民國時期黑龍江地區社會變化、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場景。
財稅金融類檔案體現了民國時期黑龍江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稅收政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財政密碼。在近3.2萬件檔案中,有2萬件屬於此類檔案,包括賦稅預結算表、財政統計表、官銀號業務往來等,通過財稅數據按圖索驥還原了當時黑龍江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各類實業經營狀況。此外,民國時期名目繁多的稅收這一大特色,也在檔案裡體現的淋漓盡致,煙稅、酒稅、農業稅、牲畜稅、糧石出境稅等比比皆是,農業稅更是下設幾種分稅,導致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闖關東類檔案作為東北地區具有地方特色的檔案,生動記載了平民寫就的遷徙拓荒史詩,彰顯出同命運斗爭、敢為人先、百折不撓、艱苦創業的民族精神。這批檔案中對於農林開發、放荒招墾、土地昇科等方面內容的詳細記載,從側面印證了清朝末年以來『闖關東』移民潮,還有移民給黑龍江這片廣袤土地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大量荒地得以開墾,農業、林業得到全面開發。
1910年,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在黑龍江出現,黑龍江民眾在伍連德博士帶領下,打破世俗觀念、堅持科學防疫,僅用4個月的時間就撲滅了這場瘟疫,創造了醫學史上的一次奇跡。抗疫類檔案呈現了百年前哈爾濱抗擊鼠疫的全過程,記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史實。檔案裡記載了伍連德醫生受命於危難之際,挺身來到哈爾濱用先進的防疫理念和高超的醫術帶領民眾?力同心,共同抗擊鼠疫的情形;還有的檔案更是詳細記載了防疫消殺之法,防疫宜用消毒、隔離之法,即疫死屍體、死者衣物需焚化並用硫磺消殺處理;生病之人如何隔離,吃何種藥物進行醫病等。
這批檔案中還有記載八一南昌起義紀念日和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等重要時間節點前夕,為嚴防我黨在黑龍江地區開展慶祝、宣傳、游行等活動,當局政府對於中共黨員采取嚴密監視及迫害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