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黨的二十大 歌聲裡的黑龍江』
網絡音樂會熱度持續發酵
幸福不忘來時路
經典的旋律,動聽的歌聲
充滿力量,催人奮進
一首《北大荒人的歌》,將人們再次帶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開始,近百萬墾荒大軍挺進荒原,披荊斬棘的場景。每次唱起這首歌,知青葛柏林都熱淚盈眶,從1958年來到北大荒,他一乾就是半個多世紀。


全國十大種糧標兵葛柏林:『1958年我父親轉業到北大荒,我跟著到佳木斯,後來上山下鄉到的八五九農場,當時烏蘇裡江畔是荒原深處,條件很艱苦,這首歌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現在北大荒人很幸福的,耕作在廣袤的田野上,住在現代化的都市裡。』

《北大荒人的歌》詞作者王德:『歌詞裡就寫了「你的果實裡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裡有我的血液」,這些北大荒人和這片土地的感情真是血肉相連的。他們為北大荒真是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北大荒人的歌》曲作者劉錫津:『什麼是北大荒精神,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作為中國人的一種真誠的奉獻精神。要把北大荒人的奉獻精神作為一種時代精神寫到歌裡。用一種崇高的情感去表達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境界。』
大慶油田的勘探開發,可以說是中國工業文明史上的偉大壯舉。《我為祖國獻石油》也成了全國石油工人最喜愛的旋律。


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隊長張晶:『這首歌伴隨了我整個學生時代,從那時起歌曲裡像鐵人王進喜老隊長一樣的老一輩石油人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我一定牢記石油先輩們「頭頂青天,腳踏荒原」的艱辛奮斗,帶領隊伍在新戰場扛紅旗,再創鑽井新紀錄,再攀鑽井新高峰。』
《咱們工人有力量》也是一首譜寫工人階級奉獻精神的贊歌,從黑龍江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鼓舞著一代又一代工人,投身到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中。


中國一重鑄鍛鋼事業部鑄鐵軋輥廠技術員合唱團成員張皜:『就像歌詞中說的那樣改造世界變了樣,每次唱過之後,我都會乾勁十足,也讓自己對以後的工作更加充滿希望。』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道出了邊疆人民對祖國山河的美好祝願。這首歌由詞作家王凱傳、曲作家王酩根據在黑龍江體驗邊防生活的經歷創作而來。深情的曲風,為音樂制作人張一尋提供了創作的靈感。


黑龍江卓音久石傳媒有限公司制作人張一尋:『在我小時候,這個旋律隨著李谷一老師的聲音,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這樣優秀的旋律已經留在了每一代人成長的回憶中,一定把好歌傳唱下去。』

黑龍江省文史館館員白亞光:『《歌聲裡的黑龍江》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不僅展示在黑龍江誕生的一些影響久遠,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歌曲,而且還講述這些歌曲背後的故事,讓人們從歌聲走進歷史,在歷史中去感受歌聲所蘊含的精神。提高黑龍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