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9日訊 深秋時節的哈爾濱,晚風夾著陣陣微涼掠過城市。9月一個星期六,夜幕降臨時,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增程動力系統研究院加工中心亮起了燈,從白天就來加班的操作工苗秀,為了將手頭一個新品零部件尺寸調整到最佳,開啟了『白加黑』模式。
作為東安動力一名普通的加工中心操作工,苗秀每天操作機床在零件上鑽進鑽出,頭上掛著鋁屑、身上蹭滿油污;作為共產黨員,當別人享受周末歡樂時,她卻在崗位上埋頭苦乾,在轟隆隆的廠房中度過一個又一個清晨和夜晚。每個月出勤超過180個小時、加班超過30個小時,深耕生產一線20餘年,苗秀憑借著一股鑽勁兒,一路從只有中專學歷的普通女工成長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技能大師。
19歲,花一般的年紀,中專畢業的苗秀被分配到東安動力變速器機匣殼體生產線。從那時起,苗秀就成了生產線上最活躍的新員工,遇到不明白的就問,消化不了的問題她都記下來用紅筆標注,細琢磨再解決。工段調試新購入的生產線,她緊緊跟在國外設備廠家安裝人員後面。靠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著,苗秀不僅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了解了機床性能、熟悉了刀具結構及零件結構,還懂得了設備常見故障的分析方法及處理措施。
幾年中,操作技能越來越熟練的苗秀發現,理論知識短板成為工作中的『攔路虎』。於是,她利用業餘時間開始進修,並最終取得了本科學歷,並自學了數控加工理論、刀具設計原理及數控編程等,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同時得到提昇,迅速成為東安動力有史以來第一名女性數控調整工。苗秀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取得了優異成績,破格晉昇為公司最年輕的高級技師。
2009年初,苗秀到德馬基科研機械中心學習。面對新機床,她僅用一個星期就完成獨立操作,並參與多個新品任務;同年12月,連續加班5天完成調試並生產完成200件某型號前機匣,並對後機匣生產線某工序加工過程進行了調整,節約加工時間2分36秒,提高生產效率15%……一場場未知的挑戰牽引著苗秀堅定的心勁,一路攻關。
2018年4月,公司成立了『苗秀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藝傳承、技術攻關成了工作室的工作重點。苗秀帶領工作室團隊研究解決數控生產的技術『瓶頸』問題,推廣先進理念、技能和經驗,並將其轉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在15N、15KE系列新品樣機的研制過程中,研究加工工藝,制定加工方案,提昇新品加工效率;根據三維數模研究零件結構,合理選擇刀具,精心設計夾具,精准控制工件重復定位精度在0.005毫米以內,為前瞻性新品樣機搶佔市場贏得先機。工作室成為公司數控培訓基地,苗秀每年組織培訓達500學時,培訓人次1500人次以上,在『傳、幫、帶』中引領年輕技術工人創新提昇,打造創新型團隊。
M15N發動機新品試制期間,因疫情影響致使負責新品試制的人員無法駐廠加班搶任務。如何保障新品樣機按期交付?保證新品發動機順利點火?大家的心都懸著。『那時,我把行李箱早早准備好,隨時准備駐廠復工復產。』苗秀回憶道,解封後她和工友第一時間到廠,開機、試運行、確認機床狀態良好、開始新品試制加工,分析圖紙、編程、試切、調整刀具,各個環節都快馬加鞭,每天工作近20小時。終於,苗秀帶領團隊將M15N發動機新品樣機如期制造完成。『看著發動機從圖紙到實物、從試制到量產,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點點長大。』苗秀感慨道。
身為基層的產業工人代表,苗秀提出了多條關於高技能人纔發展及技能提昇方面的相關建議,得到國家發改委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視。作為公司高技能領軍人纔,在繁重的新品研發工作中、在數控加工高精尖技術技巧傳授等方面,苗秀在持續散發著光和熱,她也將帶領越來越多的青年技能人纔,以不懈的創新腳步,去實現一項項工藝革新,完成一系列技術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