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慶祝二十大 | 綏芬河鎮邁出高質量發展堅實步伐
2022-09-30 17:2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30日訊 (記者 霍梟涵)過去十年,綏芬河市綏芬河鎮努力踐行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乾成一批關乎全局的大事、推動發展的要事、治理整頓的難事、群眾期盼的好事,綜合實力明顯提昇,邁出綏芬河鎮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

  綏芬河鎮。

  矢志不渝抓改革,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綏芬河鎮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總抓手和生命線,認真履職,紮實行動,累計招引企業1026家,到位資金80.99億元。尤其在疫情期間,創新開展不見面招商服務,通過線上對接方式打破壁壘,破除梗阻,成功招引總部經濟企業6家,上繳稅款1575萬元;先後引進國際影城、商務酒店等項目,提昇了城市軟實力、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建設百世供應鏈雲倉項目,打通了企業供應及運行鏈條,為綏芬河市電商物流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堅持以鄉村振興為核心,突出特色,提勢聚能,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型。申請中央專項扶持資金對花卉基地進行昇級改造,種植面積增加兩倍,市政花卉產業牢牢佔據全市銷售市場。打造讓市民放心的『菜籃子』工程,進一步叫響『別勒窪』無公害蔬菜品牌。引進新技術富農項目,綏東村別勒窪智笙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年產木耳25萬袋,年均純收入30萬元。

  花卉基地。

  

花卉基地。

  持之以恆優環境,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生態保護成效顯著。綏芬河鎮堅持綠色發展,堅守底線思維,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完成自駕游營地沿線種植戶搬遷工作和愛情谷主題公園區域地面附著物集中清理工作。全面清退『險散亂污』企業,集中清理私搭亂建62處、『小開荒』60餘公頃,關閉搬遷禁養區畜禽養殖場,落實鎮、村兩級河長制,完成『清四亂』攻堅任務,開展秸稈禁燒專項行動,實現連續多年『零火點』,有效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創新實施『紅色引擎』工程,指導成立185個業主委員會,選優配強2344名單元長和1155名業委會成員,開展優秀業委會評選表彰活動,形成正向推動小區治理的濃厚氛圍。引進『紅色物業』,有序接管84棟棄管樓,協助綏芬河市政府完成58個小區86棟樓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形成黨建引領下政府監管、市場主導、社會參與、居民自治『四位一體』小區治理新格局,全鎮402棟住宅樓實現有效治理;文明城市底色擦亮。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文明城市人民建』蔚然成風。完成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1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任務,構建起覆蓋全鎮的文明創建聯動體系。持續實施『十百千萬』志願服務工程,精心謀劃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性慶祝活動。開展愛心大集、鵲橋會、點亮微心願等志願服務活動,服務載體不斷優化,累計受益群眾達數十萬人次。

  實乾擔當保穩定,社會治理成效凸顯

  社區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綏芬河鎮全力推進服務型社區建設,實現管理網格『全覆蓋』,服務居民『零距離』。高標准打造市鎮兩級黨群服務中心,推行『一窗式』服務,實現了集教育、管理、服務、展示於一體的開放式、多功能、專業化的黨群服務綜合陣地。全鎮社區辦公活動場所平均面積由十年前的不足百餘平方米,達到現在的703平方米。新增市民活動中心、社區日間養老照料13處,便民服務設施項目推進效果顯著;鄉村治理成效明顯。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實現集體經濟發展和陣地文化建設兩手抓、兩手硬。形成了以黨的基層組織為領導、村民自治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社為紐帶的村級組織新體系,基本建立起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圓滿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順利收官,股份經濟合作社平穩運行,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健全完善村級議事、村務監督等村民自治組織體系,激發了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

  木材加工廠。

  傾心盡力惠民生,群眾幸福指數逐年攀昇

  綏芬河鎮統籌落實城鄉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兜底措施,各類困難群體實現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完成低保專項清查,完善社會救助檔案,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十年累計發放低保金2850多萬元,辦理臨時救助、大病救助、救災補助420多人次,為100多人申請公租房和廉租房。完善退役軍人服務,發放邊民補助資金414.1萬元。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