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天氣出行
搜 索
請查收!假期返程在即,冰城交警發布安全出行提示
2022-10-05 17:10:21 來源:東北網-聯播融媒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國慶節假期過半,外出游玩、探親訪友的人們已經開始陸續籌劃返程事宜,外加當前農村秋收季節集中務農增多,車流、客流、物流將交織疊加,哈市交警部門結合道路交通出行規律研判,發布國慶節假期返程提示,請廣大駕駛人時刻牢記安全第一,文明守法駕駛,錯時錯峰出行。

  國慶節假期返程高峰交通流量分析

  由於高速免費、假期較長等原因,市民群眾出行增多,交通壓力也隨之增大。節日期間,南崗秋林、道裡透籠等商圈,太陽島、長嶺湖等景區,友誼路、公路大橋、文昌橋、和興路、先鋒路、濱水大道、松北大道等主要乾道及各出入城口,車流聚集明顯,區域停車和通行壓力均明顯增大。

  結合節日期間出行特點,交警部門預計10月6日、7日將陸續迎來返程高峰,特別在每日9時至12時、15時至20時這兩個時段出行將較為集中,屆時市區內哈平路、公濱路、進鄉街、新陽路、哈南大道等道路,以及出入城口及高速公路國省道沿線人流車流將大幅增加,提示廣大市民合理安排時間,錯峰出行,並盡量避免夜間行車。

  主要入城口及周邊易擁堵路段

  瓦盆窯入口:該出入口的返程交通高峰,主要為京哈高速、102國道方向車流,通行車輛主要以貨運車輛為主。高峰期間影響路段主要為學府路、和興路,交警部門將進一步強化瓦盆窯高速收費站及沿線的警力部署,提示返程車流可繞行征儀路、哈平路等進入市區。

  哈阿高速入口:該出入口的返程高峰車流主要以阿城往返哈市短途通行車輛為主,自駕出行、旅游客運車輛居多,車流影響路段為三大動力路、通鄉街和進鄉街,可選擇松海路、電碳橋等繞行進入市區。

  哈同高速入口:該入口車流高峰主要為賓縣、方正等周邊縣市車流為主,預計進城車輛將會有所增多。車流影響路段主要為先鋒路,建議繞行天恆大街、龍鳳路、哈東路、長江路等。

  大耿家收費站入口:該入口車流高峰主要為大慶、綏化等方向來車為主,預計進出城雙向車流量均將有所增多,車流量將集中在松北大道、公路大橋、松浦大道、陽明灘大道。

  繞城高速群力入口:該入口車流高峰主要為來往機場方向車輛為主,預計進城車輛將會有所增多,車流集中在三環路、城鄉路高架橋等道路去往群力、松北、哈西方向。

  繞城高速長江路入口:該入城口車流高峰主要影響路段有長江路和化工路路口、長江路和黃家崴子路交口、長江路與南直路路口等,車流較大,車速較快易引發交通事故;對此,交警部門將增派警車強化警示巡控,同時提示返程車輛應減速慢行,保持安全車距,注意觀察瞭望,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返程安全出行提示

  1、遵守疫情防控規定。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入城時提前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龍江健康碼』等信息,提高沿線通行效率,並積極配合做好『掃碼、測溫、戴口罩』等要求。

  2、合理安排行程。返程路上應做好充足的准備工作,提前掌握車況、路況、天氣情況,錯峰返程,合理安排行程。確保車輛轉向、制動、輪胎、燈光等關鍵部件安全狀況良好;遇雨天、寒潮等惡劣天氣,需謹慎駕駛、減速慢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3、安全守法駕駛。駕車出行要嚴格自律,做到系好安全帶、不飲酒駕車、不遮擋牌照、不使用假牌假證、不超員、不超速,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4、乘坐合法車輛。乘車出行、選擇正規運營車輛,不要站外上車,堅決抵制超員客車。乘坐客車時要系好安全帶,發現客車超員、超速、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及時舉報。包車出行,應通過正規客運企業,選擇具有營運資質的車輛和駕駛人,按照規定辦理手續,不貪圖便宜或方便包用違規運營的『黑車』。

  5、避免疲勞駕駛。駕車出行時,要嚴格按照限速要求、路況提示駕駛,保持安全速度和車距。不疲勞駕駛,駕車超過4小時要停車休息20分鍾,要選擇就近的服務區休息充足後再上路。

  6、嚴禁侵佔應急車道。應急車道是生命通道、救援通道。在高速公路上,嚴禁機動車侵佔應急車道。高速公路匝道切勿停車、倒車,謹防追尾。

  7、避讓務農車輛。當前已經進入秋收期,在國省道及縣鄉道路行駛時,要注意平交路口交通安全,避讓農用車等務農車輛;務農車輛要遵守安全規定,農用車等車輛貨箱嚴禁載人,面包車嚴禁超員載客。

  8、事故快速處置。在市區發生交通事故後,駕駛人應謹記快速處理、快速拆除原則。現場拍照取證車輛側前方、側後方及碰撞部位等照片。拍照取證後,將車輛移至不影響交通路段再進行協商,切勿長時間逗留。在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後,應謹記『車靠邊、人撤離、即報警』原則。要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將警告標志及時設置在故障車來車方向150米外,車上人員應當迅速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不得在車後或車內長時間逗留,並迅速報警,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