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6日訊 眼下,產糧大市綏化全面進入收獲季節。『這就是我家種的1800畝玉米,大玉米棒子個個顆粒飽滿,又是個好年頭。』綏化市北林區新華鄉五一村的種植大戶王兆元看著玉米田,滿臉都是喜悅。
在北林區紅旗滿族鄉金地合作社,負責人劉艷偉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玉米種植面積近萬畝,主要選種的是早熟脫粒品種,畝產預計能達2000斤。豐收時,合作社統籌安排作業地塊,科學調配大型農業機械,近萬畝的玉米田僅需要一周時間就能完成收割。同時,合作社還與中糧、象嶼等企業簽訂了玉米收購意向書,在玉米收割的同時完成脫粒,然後直接送往企業,省去了許多環節。
在海倫市東興現代農機合作社內,同樣是一派繁忙景象。『10月中旬,我們就要准備秋收了。得益於充足的雨水、精細的管理,今年豐收已成定局。我們從前幾年就開始進行保護性耕作,一開始大家都不認可,在我的堅持下,社員們逐漸看到了保護性耕作的優勢。秋天玉米收割後,秸稈還田處理,增加了土地肥力,還有利於明年播種。』合作社總經理劉春生說。
今年,海倫市玉米種植面積131萬畝,預計產量78.6萬噸。
綏化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一直都是黑龍江玉米主產區,玉米品種好、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商品量多,玉米播種面積多年保持在1500萬畝以上,產量佔全省近五分之一。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春播以來,綏化積溫足、降水多、?情好,災害明顯輕於去年和常年,大部分玉米長勢好於上年和常年,增產趨勢明顯。
近年來,綏化市全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和黑土地保護,因地制宜引導農戶規模化、標准化種植玉米,真正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落到實處。通過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不斷提昇糧食生產管理水平;全面推進機械化作業,既節省了作業成本,又提高了糧食產能,玉米品質得到進一步提昇。